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72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太阳能的路面融雪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一平 《国外公路》1997,17(4):53-55
利用储存的太阳能来融化路面的冰雪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方法,文中结合我国“三北”地区的具体情况从技术上探讨了在我国应用这种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道岔融雪方法,融雪装置采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对融雪装置的安装进行了详细设计,分析了道岔融雪装置存在的现场干扰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 《中国铁路》2010,(8):18-21
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由远程控制中心、车站控制终端、融雪控制柜和加热装置4部分组成。该系统具有远程监视、远程控制、故障报警、数据管理等主要功能,通过对人身和轨道电路的安全保障设计与节能设计,提高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高速公路冬季出现凝冻路段较多,目前均采用铺砂撒盐的措施,但其后期对路面及沿线设施腐蚀较严重。结合实例介绍了低表面能缓释型融雪除冰涂层在贵州高速公路上的应用,通过相关室内试验,得出适宜的涂层用量,并在现场验证使用,观察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彦臻  濮骏  刘志兵  李华 《船舶》2022,(6):107-113
随着极地航线愈发火热,船舶防寒技术面临着更大挑战。为确保船舶系统能在极地环境下稳定运行,考虑到海水门防寒设计的重要性,该文针对冰区海水门,介绍了船级社相关规范中的关键要求。根据不同的防寒技术原理,从结构设计、构造布置、辅助除冰3个方面,对现有防寒技术进行了归类与分析,并结合4种不同的典型防寒设计方案,进一步对比了各防寒设计方案的特点,突出了基于不同技术原理的防寒措施在不同设计方案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出冰区海水门在防寒设计方面独有的技术要点,也为后续研究中提升冰区海水门防寒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解读《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与《客运专线铁路信号产品暂行技术条件汇编——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标准的共性部分,并从编制背景、标准定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8.
环保除冰     
据史料记载,古人对冰敬若神明,上至国君下至黎民,均认为上天赐予的冰关系社稷安危和农事的兴替。他们信奉“天人合一”,若顺应天意,冬天多采深山幽谷的好冰储存并善用之,来年就不会有霜雹灾害侵袭、瘟疫流行或者百姓死于非命。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冰的开采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太阳(太原-阳泉)高速阳曲一号隧道出口路段,铺筑了自融雪沥青路面试验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和路用性能,并对现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能够顺利释放融雪成分。  相似文献   
10.
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冬季道岔除雪问题,采用电热融雪方式高速道岔融雪系统技术方案,研发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系统由电加热融雪部分、现场监控部分和远程监控部分组成,具有自动开/关机、故障自动报警、自动切断故障回路电源的功能,并设置有本地和远程2种控制方式。系统已经成功在高速铁路线路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