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将哲学引向了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扩展 了哲学理解的新视野,并为整个精神科学的研究打下了方法论基础.但同时他将美学从属于解释学,将艺术认识论化,忽视了艺术创作和欣赏之间的差异,以对艺术的理解超越对其的体验,实际上是以艺术的理解价值压制了其体验价值,割裂了艺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20世纪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解释学使解释学由单纯的解释技巧转变为人文科学的理解艺术,明确了解释学的任务,并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但它仍没有跳出主体—客体的二元论模式,无法回答解释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解释学的转向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博大而精深,本文试图通过对解释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应用加以研究,从而希冀为丰富高职外语教学理论,为高职外语教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解和对话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个体在理解和对话中实现思想、精神和心理的沟通交流。课堂教学中的理解和对话是一种意义生成过程和视域融合过程。现实课堂教学中凸显出理解和对话的欠缺:知识意义理解与生成的缺失;个体精神引领与建构的缺乏;师生关系理解与建构的缺位;自我建构与理解缺少。建构充满理解和对话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责任,双方需要努力做到:以爱为基,严宽相济;以人为“镜”,以己为“师”;己所悦纳,亦给予人;对话交流,消减误解。  相似文献   
5.
解释学视域中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在理论层面采取了三种解释策略:方法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相应地在实践层面它采取了三种形式的演进路径:计划、技术决定论和意识形态.通过这些解释策略,科学主义在中国当下语境中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