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7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发布2012年第1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危险货物例外数量及包装要求》和《危险货物有限数量及包装要求》两项标准正式发布,二者标准号分别为GB28644.1-2012和GB286442-2012,于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日,本刊记者特别邀请两项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建华,对标准制定进行深度解读,兹录于下。豁免一箭上弦待发记者:这两项标准制定的意义何在?彭建华:随着运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国家监管也越来越严,企业利润正逐渐缩减,越来越多的运输经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需要产生调节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价他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采取或规范自己的态度、言论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3.
4.
安飞 《中国船检》2003,(9):20-22
1988年至1998年是中美双边海运协定的第一个10年。此后的5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迟迟未能达成新的协定。至今年4月初,以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与以海运署署长舒伯特为首的美国代表团举行了新一轮的会谈,对部分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并在华盛顿签署了“协商备忘录”。经过近几个月不断的分歧与磨合,中美双方于2003年8月1日草签了第二份双边海运协定,此举也意味着中美海运即将实现第二次握手。  相似文献   
5.
列举了班轮运输业的四大垄断形式,简要介绍了主要航运国家的反垄断豁免规制,分析了反垄断豁免的利弊,预测了反垄断豁免的演变趋势,提出了对我国发展班轮运输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李庄案再到广西北海的四名律师涉嫌伪证罪被抓案,使《刑法》第三百零六条的存废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刑事辩护是律师界最有价值的业务,因为它与人的自由和生命相关.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律师因身陷囹圄,刑辩率也随之降低,已伤及司法公正与基本人权.对于这一被称为“悬在刑辩律师头上的一把利剑”的刑法条款,国内律师界和法学界要求废除该条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也有观点认为,其有存在的必要.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该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理论研究,针对该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司法体制以及诉讼程序来对这种现象进行完善,从而使我国刑辩律师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班轮公司为何如此容易招来"调查"?谁是班轮公司招致频繁"调查"的幕后推手?2月中旬,12家世界最大班轮公司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办公室遭到了俄罗斯联邦反垄断调查局的突然造访。据悉,俄罗斯联邦反垄断调查局此次着重对12家公司在航运和物流方面存在可能违反竞争法的行为进行调查。被调查的12家班轮公司包括班轮界三大巨头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来自日本的3家和其他来自亚洲和中东的6家班轮公司。  相似文献   
8.
欧盟航运竞争法动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峻  童玉梅 《水运管理》2004,26(7):25-27
介绍了欧盟对有关班轮公会反垄断豁免的4056/86 条例进行审查的情况,以及 Erasmus University 为此作的研究报告,并对欧盟航运竞争法的未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戴鑫 《中国水运》2014,(6):43-44
随着"分别占有说"的倡导,以"封缄"手段隔断承运人对封缄货物的占有已成为中国水上运输业的习惯。但是,"分别占有说"既与封缄货物的现实占有状态相矛盾,又与刑法"占有即豁免原则"相冲突。文中通过分析案例和比较两大法系的立法,建议立法统一船舶上封缄货物的认定标准并提高承运人非法侵占封缄货物行为的法定刑来弥补"分别占有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疫情期间豁免机组成员值勤期、飞行时间限制的实施办法》要求执行豁免航班(即不过夜休息航班)机组人员应对各种信号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飞行员信号检测能力代表机组人员信息加工能力的准确性与决策效率, 高效的信息加工及决策效率能有效保障飞行安全。可见, 飞行员选择性注意、持续性警觉与阶段性警觉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基于信号检测原理, 设计了评估飞行员对选择性、持续性、阶段性3种刺激信号判别能力(d')与判断标准(β)的测试方法。收集了国内飞往北美洲的豁免与不豁免航班中18名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对上述3种信号的判断结果, 确定了辨别能力与判断标准, 绘制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表明: 在豁免与否2种模式下, 飞行员在去程降落后的疲劳自评感受差异最明显(卡罗琳斯卡嗜睡量表差值=2.333, 机组人员状态检查表差值=1.222);飞行员对选择性信号辨别能力(sig=0.337)与判断标准(sig=0.200)无显著性差异; 豁免航班飞行员对持续性信号的辨别能力(d'=4.149)高于不豁免航班(d'=3.137), 判断标准(β=0.616)低于不豁免航班(β=0.629);豁免航班中飞行员对阶段性信号判断能力(d'=3.916)高于不豁免航班(d'=2.994), 判断标准无显著性差异(sig=0.262)。总体而言, 豁免航班飞行员对3种信号辨别能力高于不豁免航班, 判断标准与平均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豁免航班飞行员信号检测能力不会对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