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益凸显的护理职业风险,加强在校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法律法规、风险管理和防护知识等方面对护生职业安全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指出现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自我效能、医院氛围和课程认同三个因素对职业安全课程满意度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护理职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
黄刚  刘杰 《轿车情报》2005,(8):38-44
在中国影视,服装、电子等各领域.“韩流”风刮得似乎一阵比一阵强。据社会学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韩两国在历史文化认同.时代背景与人文特质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相似性.“韩流”汹涌自然不难理解,同样.韩系车也在有意无意中利用到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韩国企业更为精准地把握住中国汽车购买人群的消费心态;产品热销自然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3.
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构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场所叙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引入这一命题的研究之中,探索相应的场所叙事策略、路径与规律,阐述了"物体-空间-事件"的场所叙事模式及其历史记忆信息的呈现、关联与活化策略。同时,论文结合上海徐家汇地区更新案例,对地域文化整合再现的场所叙事策略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与探讨,指出了应用场所叙事的注意要点。本论文的价值在于为全球语境中建构地域特色文化提供可操作的空间路径,同时为都市更新中城市文化的永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09,(1):10-11
哥们儿,这都是为了你好。我知道,这有一点儿麻烦,让孩子认同你的旅行价值观很困难。当然当然,你也不一定认同他的,然而那并不重要。也许,你家有一个惹是生非的捣蛋鬼;又或者,他是一个害羞内向的小可怜儿;带着他们上路,少不了会有些麻烦。想想吧,在你为哪里下高速焦头烂额时,一个哭闹着要吃KFC的小孩子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他不一定能准确地识别地图,他不一定知道那个扳手存放在哪儿,他不一定会对着几幢摇摇欲坠的破房子怀古感伤。喂!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不是导航员,不是后勤师,更不是旅行家,但是他最终  相似文献   
5.
<正>初看这样的题目,也许有读者会说,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是"一车难求",交上不菲的订金、排"长队"等上几个月不说,只要不加价或变相加价就不错了,汽车价格哪里还有泡沫?别忙,请看如下消息:沃尔沃S40部分车型优惠6.45万(2010年01月01日11:23新浪汽车);  相似文献   
6.
无论何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对于不同性别的主体都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跨文化的研究发现,性别的刻板印象是任何一种文化下都存在的,一个社会通过分配给两性不同的任务来体现其不同的性别概念。自人类开始真正认识自己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认同了自己的性别特征,例如,在大部分父权社会中都认同的性别角色特征是:男孩子勇敢独立,将来要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女孩子文静细腻,将来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这种被大众认可了的性别特征就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所有孩子的隐性培养目标,本文就性别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和角色认同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儿童教育中应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的对儿童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2×2组间实验(N=209)发现:非遗虚拟情境下空间生产体验具有具身性,空间真实度和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的传播效用;非遗虚拟场域下空间表征的效用是有条件的,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和文化度的叠加才能对非遗文化认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生产体验中VR信息素养具有部分效用:体验者的VR信息素养影响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体验的效用,但不影响非遗虚拟空间参与度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培养国民性活动的前提是基于文化、教育和国民性之间两两的双向互动关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文化的激励性作用和人性的可塑性为教育培养国民性提供了可能。教育培养国民性应以“国”为重,并正视文化的时空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对国民性培养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适应存在着耦合关系。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是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两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总体而言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为均衡,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输入渠道等制约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可通过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创新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构建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完善中华文化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各类文化体验活动等途径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