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将哲学引向了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扩展 了哲学理解的新视野,并为整个精神科学的研究打下了方法论基础.但同时他将美学从属于解释学,将艺术认识论化,忽视了艺术创作和欣赏之间的差异,以对艺术的理解超越对其的体验,实际上是以艺术的理解价值压制了其体验价值,割裂了艺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20世纪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作为《文心雕龙》最关键的文论术语,语义内涵与范畴结构非常丰富,导致各种各样的翻译偏离。文章在分析《文心雕龙》“文”的概念内涵与范畴结构的叠合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考察深度翻译对宇文所安英译《文心雕龙》中“文”的概念偏离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阐释宇文译本的深度翻译在文化经典外译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切传统的二元性的认识论必然导致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式的“自在之物”。由此,皮尔士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也必然促使他建立全新的实在理论。在阐述实在概念的过程中,皮尔士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实用主义理论构架,并且对实在、真理、意义等普遍性概念给出了独特的理解和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从神经元再生这一新的医学发现出发,阐述了神经元再生现象对以稳定神经结构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带来的挑战,并就它对人的大脑可塑性、人工智能的拓展及传统认知观念的更新所具有的意义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力图表明:神经科学的新发现必然会不断地粉碎陈旧的思维定势所设置的障碍,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赵坚 《综合运输》2006,(11):66-71
今年7月16日~8月7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欧洲之行,主要考察了德国铁路,重点考察了柏林中央车站和科隆中央车站,乘坐了德铁的ICE高速列车,参观了与德铁有关企业的一些其他设施,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感受很深。从一侧面即证了爱因斯坦关于认识论的一种说法:理论决定了你所能看到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任何理论体系都以特定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规律是客观存在和自成体系的.对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即思想.思想的逻辑化便是理论.规律、思想、理论在内容上相通,但在方法上各异.这就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由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思想构成的理论体系,其在整体上不外乎...  相似文献   
7.
犯罪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主张实质犯罪(社会危害性),相应地认为是立法犯罪概念,有主张形式犯罪(刑事违法性),相应地认为是司法犯罪概念。一般认为实质犯罪(即犯罪学上的概念)大于形式犯罪(刑法学上的概念)。通说一般认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性的行为。这种以平面结构建立起来的犯罪概念比大陆法系的递进式和英美法系的双层次构成要件要封闭的多。在司法实践中,直接涉及被告犯罪的有无(如正当防卫),大小(如但书13条)问题。这种静止的非此即彼的态度表现为:盲从或逾越,前者表现为实务中的那种日益显现的法条主义倾向,直接听命于权威的解释。后者则游弋在现行法律的“空缺结构”(open texture)之中,表现为肆意放纵主观判断,造成司法问题结构上的厉而不严。背后表现出来则可能是权力、人情,破坏了法治的权威。本文试图从认识论上对这一问题作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廓清本体论言谈空间入手,全面梳理了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本体论就其原初含义来说,特指西方哲学传统形态,与形而上学同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对其深刻的批判,实现了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城中,本体论又在两个层面加以言说一是作为世界本原学说,二是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谈论所谓世界本原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不在于以某一个核心范畴或理论建构一个体系,而是其革命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史上的知识论经历过两次大的范式更替,先后有三种典型的知识论范式,即本体论的知识论,认识论的知识论和先验语用学的知识论。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正成为当代知识论的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