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482篇
综合类   217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227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谐激励条件下,应用轴系颗粒阻尼纵振抑制模拟试验装置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的颗粒阻尼减振比;探讨了单腔体多颗粒和多腔体多颗粒时的轴系模拟系统加速度变化,讨论了颗粒的材料、粒径、质量填充比、腔体数量、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等参数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腔体多颗粒条件下,填充有铜、钢、橡胶包钢颗粒的系统减振比处于7.83%~8.91%,橡胶颗粒的系统减振比接近于0;铜、钢、橡胶包钢颗粒有明显的抑振效果,颗粒的材料密度和阻尼比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当颗粒质量填充比为15%时,系统减振比最高为13.77%,但当质量填充比超过15%时,减振比有所降低,故质量填充比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5%左右;粒径、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变化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分别为1.76%~8.68%、6.77%~12.50%、4.41%~10.12%与2.19%~7.05%;在多腔体多颗粒工况下,当颗粒总质量填充比和转速一定时,腔体数量对系统减振比有明显影响;当腔体数量为3时,转速为100 r·min-1和质量填充比为25%的最佳系统减振比为22.5%;在多腔体多粒径颗粒工况下,当总质量填充比为10%,转速为50~150 r·min-1的系统减振比波动不大,平均为14.18%,这表明多腔体多粒径组合对转速不十分敏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可拓宽转速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62310轴承故障的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K16A地铁电动车辆牵引电机62310轴承故障为例,分析了故障成因,并对相应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滑板材料(包括纯碳材料、浸金属碳材料以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在滑动受流时由摩擦力和接触电阻引起的接触点瞬态温升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根据滑板材料的热失重(TGA)和差热分析(DTA)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种滑板材料在受流摩擦时的磨损行为.研究表明,在试验参数为压力70 N、电流200 A以及滑动速度80 km·h-1的条件下,电流是引起碳系滑板材料接触点温升的主要因素,并造成纯碳滑板接触区亚表层的高温氧化现象,浸金属碳滑板由于材料致密氧化速度较慢,同时强度相对也高,因而具有良好的耐受流磨损性能;而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的接触点温升低于其氧化温度,所以引起其高受流磨损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接触点温升,而是电弧侵蚀引起的摩擦表面严重破坏以及蜡基润滑剂的失效所致.  相似文献   
4.
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及其降低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亮  王端宜  詹小丽 《公路》2007,(5):154-157
通过对某地周边石场实际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了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集料性能的影响。根据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了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从矿石物理性质及破碎工艺两方面对针片状颗粒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寻求减少针片状颗粒含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贵阳市北郊水厂沙老河水库大坝的施工中,通过掺入外加剂来减少水化热,采用外掺MgO微膨胀混凝土施工这一新技术,实现了不分缝连接浇注、快速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过滤器按其分离形式分类主要有下列三类:“流体——固体分离”去除流体(液体、气体)中固体颗粒;“液体——液体分离”去除油液中的水分及胶状物,“气体——液体分离”.去除油雾中油份。后两类分离产品是高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的,为此对油水分离过程及机理、油中水的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重发科技》2007,(2):28-30
1、降低排放的策略 2007年间,柴油发动机将使用更高水平的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卡特彼勒除外,它将使用一种注入洁净气体(CGI)的第二代提前燃烧废气还原技术(ACERT),这是一种体积更小的EGR系统,废气在柴油颗粒过滤器后部被注入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8.
一种名为Medway的电子控制式排气颗粒捕集器属于被美国铁路运输工业选用来进行机车发动机试验的排放控制新技术之一。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Rypos公司开发的这种排气颗粒捕集器是一种先进的自洁式柴油机排气滤清器。作为一个广泛的旨在控制由列车引起的大气污染(尤其是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正在将这种排气颗粒捕集器安装在机车上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涂装是轿车车身高消耗(能源和材料)、高污染(污水和废渣)和高返修率的工艺。为降低成本和防治环境污染,多数汽修厂的领导者和漆工朋友一直在主攻“三高”难题。尤其在高质量、高装饰性轿车车身涂装场合,往往返修率居高不下,又一步增加了消耗和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涂装成本,影响生产效率。造成高装饰性涂装高返修率的漆膜缺陷是颗粒和缩孔,是现场最忌讳的漆膜弊病之一。它不仅影响涂膜外观质量,而且露底有缩孔,破坏了涂膜的完整性,用一般的打磨、抛光的修饰方法无法消除。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800 kW直流电机在电机试验中温升超标的原因,提出该电机的设计改进方案及严格的制造工艺要求。使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热损耗降低,散热回路得到合理改善,电机温升得到控制,满足了电机设计及运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