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户时期东渡赴日的唐人以从事贸易活动的唐船商人为主体,他们以唐馆为活动中心,在日本社会通过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传播。同时还有为数众多随唐商船同来的高僧、儒士、画家、医者等,以及具有商贸和文化交往双重身份的唐商人,他们通过更广泛的与日本人接触的机会将对日本的文化影响发挥得淋漓尽致。透过对江户时期东渡日本的唐人构成及其在唐馆内外所从事的文化活动的梳理,更可见以人和空间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从华人社团组织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可见毛里求斯华人的跨洋流动、文化适应与地方化进程,而华人社团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毛里求斯华人跨洋寻求发展的历程。毛里求斯华人社团活动与社会关系的交织重叠,乃华人社会与文化延续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为当地华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随着中国的崛起,加之毛里求斯作为中非之间人、物流动"中转站"的特殊地理区位,更使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全球时代日趋频繁,并对毛里求斯的华人社团乃至地方社会产生了更进一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半军事管理在航海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实践,以半军事管理效能的提升为出发点,提出了半军事管理模式下管理与文化的耦合及创设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耀国 《西部交通科技》2010,(7):97-100,114
文章针对当前公路行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从保护弘扬行业传统、创新行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帮助行业提升软实力、加强全国行业文化建设指导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公路文化建设内涵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交际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民族由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在思维方式上存有较大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基于文化粒子群的网络优化算法的医学图像方法,通过在50例唇裂矫正术中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对唇部进行解剖观察和美学分析,在矫正修复手术中不断学习和调整来接近期望输出,并通过实验仿真及客观的图像提出了评估准则。实验结果表明,在美学研究基础上的基于文化粒子群BP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研究,适用于唇裂的矫正修复。  相似文献   
7.
马永强的《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刻地考察了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动力问题,并从晚清近代中国社会涉及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生的必然性,作者深怀着“史”家意识对其中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做出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作者创造性地转化并提出的“公共舆论”这一理论成为该著的最大亮点,并从多个方面取得了对“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之关系研究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中华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寻。他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与中外古今的文化精魂在生命中撞击、遇合,实现着他所奉行的传承文化之使命。文章通过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文的解读,深刻体味了余秋雨先生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探寻健全文化人格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对翻译定义多、乱的疑惑开始梳理,在分析了翻译及翻译学的性质后,指出了翻译定义的重要性和规范性,由此推论得出翻译的标准也应达成共识,以实现翻译理论的系统性.但由于译者在思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对应空缺问题和读者需求问题,译者不可能消极地遵守标准毫无变通.译者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必要时进行再创造,在翻译各影响因素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隐喻。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特征;继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讨论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每个隐喻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