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深圳地铁项目实例为背景,从综合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软件部署、系统测试、运行等方面,介绍综合监控系统迁移技术在地铁延长线与既有线路间整合与切换的过程,并引入人因工程设计的概念,同时强调运营管理与组织对系统整合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软岩边坡加固中锚索预应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并获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但针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简要分析了预应力锚索的受力形式,结合实际软岩边坡工程,比较分析施工期和雨季中大量的监测数据,详细探讨了边坡在最不利时期中影响预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包括锚索材料、施工影响及外部因素等,对进一步综合归纳预应力变化的规律及计算模型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载人潜器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研究范畴、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指导载人潜器设计总体集成优化、提高潜器综合效能、节省全寿命周期费用及缩减潜器人员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武宏 《汽车技术》1994,(11):13-18
综述了汽车驾驶员行为的三种典型模式,详细地剖析了汽车人机系统中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建立了驾驶员行为模式,并推导出计算驾驶员失误率的公式。应用交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根据驾驶员失误的心理指标体系,结合实际交通事故案例分析,阐明了心理因素对驾驶员可靠性的影响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5.
吴喜 《汽车技术》2005,(2):44-46
以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怠速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一辆丰田CAMRY怠速游车严重,一辆三菱PAJERO越野车加速无力、怠速游车且游车时车速变化较为缓慢,一辆三菱PAJERO越野车怠速不稳、排气管冒黑烟等故障实例,详细分析了进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电控系统工作状况对车辆怠速游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性沥青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改性沥青的系统研究,分析了改性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改性剂、沥青的选择原则以及改性剂剂量的确定方法,研究认为,改性沥青在高等级公路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因素较多,导致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差。为提高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三个主要因素包括取样量、加热时间和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上各实验条件,如取样量为100mL,加热时间尽量准确控制在30min,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0098mol/L~0.0100mol/L之间等。  相似文献   
8.
陈洁 《北方交通》2011,(4):103-105
从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可为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及试验分析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9.
计算分析了交通量、土基模量、基层模量、基层厚度变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通过调整土基模量或基层厚度来减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效果不明显,可适当增大基层强度,减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