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通过对王夫之“梦”的作品的产生契机与丰富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昭示他对理想、人生和世界的由衷感悟:理想如梦、人生如梦、世界如梦,为其词作笼上了一层感伤、凄美的色彩,营造了一种虚幻、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南通籍著名诗人沙白是我国“五四”以来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家,迄今由国家著名出版社出版了七部诗集,《水乡行》等诗选作了北大中文系必读教材。本文论述其二十五年来所作散文的选集,其内容、艺术与风格,以及在我国现当代文坛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到新旧《唐书》,从白朴的《梧桐雨》到同类曲本,从洪昇的《长生殿》到相关名剧,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欢录,终于成为于史有据但又浪漫永恒的中国第一爱情范式。  相似文献   
4.
蔡义江先生对“也宜墙角也宜盆”的两种解释,即“湘云在史家绮罗丛中受到娇养”和湘云在史家的遭遇是“人家待她不好”在表述上存在逻辑上的冲突。前者应是先生的早期笔误,因没有得到细致修订而和后者产生了些许抵牾。  相似文献   
5.
以蝗虫入诗可以追溯到《诗经》,经过朝代的更替,蝗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文章将从巫文化、天人感应的儒家文化、官逼民反的政治文化和和谐的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蝗虫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王夫之“梦”的作品的产生契机与丰富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昭示他对理想、人生和世界的由衷感悟:理想如梦、人生如梦、世界如梦,为其词作笼上了一层感伤、凄美的色彩,营造了一种虚幻、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活动,对诗歌的鉴赏也有很深的影响。文章尝试从概念隐喻这一认知视角对张九龄的五言古诗进行分析,对古诗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