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333篇
综合类   356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沪杭高速公路路面整修施工实践,从老路面病害处理、SBS改性沥青罩面施工两方面阐述了高等级公路路面整修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沪杭高速公路路面整修施工实践,从老路面病害处理、SBS改性沥青罩面施工面方面阐述了高等级公路路面整修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海水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附性、马歇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试验,讨论了SBS改性沥青耐海水及硫酸盐溶液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海水和硫酸盐溶液的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水稳定性有一定下降。通过掺加短纤维增强的方法。可以减弱海水及硫酸盐溶液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道路改性沥青的分类,标准,选择原则,从其成本和性能出发,推荐在施工现场制造SBS改性沥青作为我国发展改性沥青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SBS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为了评价SBS在沥青中的相互作用性质以及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采用粘度法研究了SBS在不同分散系中的分散性质。通过对所测得的系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发现SBS分子结构中的两个链段在不同性质的溶剂中溶解性质明显不同。在石油馏分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提高溶剂中芳香烃的数量,可以促进SBS聚苯乙烯段的分散,明显改善SBS的溶解分散性。这一结果在不同系列芳香烃含量的SBS改性沥青性能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桥面防水粘结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防水粘结材料FYT、高剂量SBS改性沥青、环氧沥青3种材料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对比了防水粘结材料的剪切强度、拉拔强度和老化性能。本文推荐采用高剂量SBS改性沥青作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防水粘结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评价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指标,基于流变学试验原理,通过滞后角、动粘度、复数模量及损失模量和动粘弹指标对不同类型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进行评价,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沥青低温评价指标与混合料评价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BF)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掺量(质量分数为0%、0.2%、0.4%、0.6%、0.8%、1%)玄武岩纤维-(质量分数为4.5%)SBS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BF-SBS改性沥青进行温度扫描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评价其高温流变性能;通过弯曲梁流变试验(BBR)测得的蠕变劲度s、蠕变速率m等指标分析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上升,各掺量BF-SBS改性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G~*降低,相位角δ增大,表明BF-SBS改性沥青胶浆拥有更好的弹性特性。在各应力水平下,随着BF掺量增加,BF-SBS改性沥青胶浆的不可恢复蠕变量Jnr不断降低,当掺量达到0.4%时,Jnr值降至最低。而R值高于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表明BF能够有效提升SBS改性沥青胶浆在高应力作用下的高温变形恢复能力。蠕变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低温指标测值表明适量玄武岩纤维对沥青胶浆低温性能有一定提升,其中掺量为0.4%的BF-SBS改性沥青表现出最佳的高、低温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