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使用挤压丝锥加工螺纹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挤压丝锥加工螺纹孔可提高产品质量,列举了在加工时因使用方法不当而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利用挤压丝锥加工的前提条件。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怎样根据被加工螺纹孔的材质来选择不同形式的挤压丝锥及润滑方式。  相似文献   
2.
邵堃  潘卫彬  马永生 《中国水运》2007,7(4):135-136
简要讨论了采用直线过渡方式和圆弧过渡方式进行工件轮廓尖角过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深入分析了两种尖角过渡形式对工件转角处的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刀具耐用度等的影响和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CRH型高速动车组车轮轮缘踏面检测中,由于LMA、CN和XP55等3种车轮踏面形状不同,因此,统一测量基准可以使车轮的测量工作更加简便。介绍基于统一的测量基准开发的车轮轮缘踏面检测量具的结构,及使用该量具测量3种车轮踏面主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JJG 1081.1-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第1部分:轮径尺》和JJG 1081.2-2013《铁路机车车辆轮径量具第2部分:轮径测量器》的修订情况,介绍其相对于原铁道部门规程JJG(铁道)111.1-2002《铁路机车车辆轮径尺》和JJG(铁道)111.2-2002《铁路机车车辆轮径测量器》在计量性能要求方面的变化、变化的背景及在执行新规程进行检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在复合地层中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由于缺少有效、直观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存在着刀具使用不足或磨损严重的问题,而刀具更换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及工程经济效益。结合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复合地层的地质特点和所使用盾构具备常压换刀功能的特殊性,对盾构刀具寿命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各类刀具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使用的环数,以此对盾构刀具更换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普通刀具易出现滚刀多边形磨损、偏磨、刀刃崩裂等异常磨损和刀圈脱落现象。为改进滚刀刀圈的耐磨、耐冲击性能,提高刀具的综合寿命,提出采用球状碳化钨刀具替换普通刀具,并介绍了激光熔覆焊工艺以及宏观磨损检测工艺。经过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发现球状碳化钨刀具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新型球状碳化钨刀具平均磨损量为0.00255 mm/延米,相邻普通刀具平均磨损量为0.01655 mm/延米。在第338~736环掘进中,新型球状碳化钨刀具最大磨损量为0.015 mm/延米,刀具无崩刃现象,滚刀轴承、密封等均无异常,有效解决了普通刀具易磨损、磨损不均的问题,为喀斯特地质条件下盾构刀具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常用的5系与6系铝合金的角接开展目定轴肩搅拌摩擦焊的焊具设计研究,对焊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工艺、轴肩和搅拌针的结构型式以及两者间的配合方式等展开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一种自定义的小型面向过程式语言(Similar C Language,简称SCL)作为实验语言,在图论和编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切片面向过程式程序的新方法,描述了实现SCL语言切片工具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由于部分轮型受设计限制,导致了铸造工艺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如内部针孔、疏松等,在轮毂加工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光亮面加工更为明显。经过长期研究,采用了特种刀具、特殊的工艺参数进行光亮面加工,大大提高了铸件成品率;用挤压加工工艺解决车轮铸件表面针孔、疏松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可操作性强、能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The lack of a proper integration of strategic Air Traffic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tools with tactical Air Traffic Control interventions usually generate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ference Business Trajectory adherence, and in consequence affects the potential of the Trajectory-Based Operations framework. In this paper, a new mechanism relaying on Reference Business Trajectories as a source of data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 interventions at the tactical level while preserving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planned operations is presen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enable Constraint Programming as it is a powerful paradigm for solving complex, combinatorial search problem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akes advantage of Constraint Programming and fosters adherence of Airspace User’s trajectory preferences by identifying tight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trajectories and introducing a new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aircraft separation at concurrence events considering time uncertainty.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y is to capitalize present degrees of freedom between layered Air Traffic Management planning tools, when sequencing departures at the airports by considering the benefits of small time stamp changes in the assigned Calculated Take-Off Time departures and to enhance Trajectory-Based Operations concep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