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267篇
综合类   154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是新建特大桥投入运营初期的重点观测项目 ,结合芜湖长江大桥正桥桥跨长、观测条件限制多的特点 ,在测量中采用全站仪测微倾角法 ,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为大桥的安全运输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桥是我国大跨度铁路桥梁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但长期以来缺少对不同桥型跨越能力和适用范围的系统研究。大跨度混凝土桥的设计实践表明,支点截面混凝土的抗剪通常是控制其跨越能力的主要因素,以荷载作用下的剪应力达到混凝土容许剪应力为标准,分析得到了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的理论极限跨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主梁与加劲拱、拉索的荷载分配关系,进一步研究得到了连续梁(刚构)-拱桥、部分斜拉桥的理论极限跨径,分析结论与实际工程基本相符。同时在理论值基础上,结合设计经验给出工程实用极限跨径的建议值,对大跨度混凝土桥的桥式方案选择和投资控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较详细地介绍了绵羊沟特大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跨度连续梁桥的特点及某大桥施工时需要调整施工方法的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比较了两种施工方法下结构受力情况及主梁线形变化状况。通过施工、设计及监控解决相关技术难点后,桥梁顺利合龙,并缩短了近1个月的工期,表明悬臂浇筑与支架现浇相接合这种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地铁出入口大跨度接口梁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对地铁出入口大跨度接口梁的内力等进行数值分析,提出接口梁空间计算模型及其内力计算结果,对比传统平面简化计算模型的内力结果,得知空间计算模型结果更接近接口梁的真实受力状态,接口梁的扭矩不是受力的控制性因素,而接口梁的弯矩接近弹性支座梁的弯矩。  相似文献   
6.
基于挠度理论,分析了矢跨比、边中跨比、加劲梁竖向抗弯刚度、加劲梁纵坡和整体升降温对两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加劲梁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极限跨径。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越小,主缆拉力越大、加劲梁的轴向压力也越大,而结构的整体刚度越低;边中跨比越大,结构的整体刚度越低,加劲梁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横向稳定性也越差;主缆抗拉刚度或者加劲梁的竖向抗弯刚度越大,结构的整体刚度越大;加劲梁纵坡和整体升降温对结构受力的影响通常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自锚式悬索桥的极限跨径由加劲梁的横向第一类失稳及其屈服强度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超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结构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鹏  肖汝诚  夏旻  刘浩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53-56,69
设计和建造跨海连岛大桥是新世纪桥梁工程面临的巨大挑战。超大跨度桥梁并不只是常规概念的外推,需要与之对应的结构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缆索承重桥梁的缆索体系,可以突破跨度极限。本文指出了常规结构体系向更大跨度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缆索体系的角度介绍了超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以及斜拉 悬索组合桥可能采用的各种体系。这些体系试图在静力、动力方面能远远超出现有限制范围,极大地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同时,新体系的采用也给材料、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结构效应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典型的时空变化特性,但目前对效应的时程特性及时空包络关注较少。建立精细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模型,分析主跨1088m的苏通大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包括施工阶段效应增量、效应时程、效应包络及恒载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9.
以4座主跨超过4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控制为背景,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合龙各主要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合龙段配切长度的计算公式和合龙口宽度连续观测的测点布置方式。建议:在调整好合龙口姿态后可不加压重,也可不采用临时劲性骨架锁定;采用无线采集设备采集合龙口结构的温度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合龙口宽度以提高观测效率和安全性;在悬臂施工阶段关注梁长累计误差并通过调整后续梁段的制造长度消除之。  相似文献   
10.
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索塔偏心调整是保证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线形与设计一致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施工调整上述偏心的方法各有差异,张拉锚跨丝股法作为一种新的悬索桥施工方法与传统采用预偏主鞍,在施工过程中顶推主鞍的方式不同.通过对澜沧江大桥施工及设计的分析研究,对张拉锚跨丝股法架设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及施工控制的内容和参数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根据施工控制条件制定详细的锚跨丝股张拉过程的循环条件,以此保证结构各构件在施工中是安全的及成桥时能达到设计位置.最后对锚跨丝股分两批张拉进行施工控制模拟,并得出锚固丝股张拉批次越多,张拉次数就会增长的越快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