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话中话语标记语Yes的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依据关联理论的框架,利用收集的口语语料,分析和归纳了话语标记语Yes在会话中的语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对广告英语较多的是从文体、修辞、语法、词汇用语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鉴于多模式话语在广告英语中普遍存在,对广告进行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十分必要.基于一本教科书中的一则香水广告分析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此为例,通过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如何共同作用构成意义,达到广告的最佳效果,并对提高人们多模式话语识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英名词形态标记差异悬殊,这种语言形式的差异是汉英名族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汉民族倾向于具体形象思维,语言形象具体,"动"感十足;而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表达,英语语言具有"静"态性,行文灵活,表达自然,但也抽象晦涩难以理解。汉英语转换要充分考虑各自文化差异,分别体现汉英语的"动"态与"静"态。  相似文献   
4.
语言信号词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信号词是语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必要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信号词的讲解与分析,有助于学生厘清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逻辑关系,把握全文主旨,猜测个中细节,预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是需要加强训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突起路标逆反射器抗冲击性自动试验装置,包括冲击装置和试样保持架,解决了目前突起路标逆反射器抗冲击试验过程中的装置简陋或部分缺失、操作不规范、试验结果不准确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准确有效的测量了突起路标的逆反射器抗冲击性能,确保了产品性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拉姆齐夫人是女性主义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她身上体现出女性生存的一般状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以话语分析为依据解读这一人物形象,可以避免主观主义的唯心倾向和形式主义的僵化教条。女性话语和自由间接引语是现代主义女性作家最突出的文体风格和修辞手段,是解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展示一个立体多维的人物形象,是对吴尔夫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话语标记语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接手段,它能指出语篇中各部分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从而使整个语篇连贯起来。话语标记语既可以标示语篇语句内部、语句之间语义关联的局部连贯,还能够提示语篇语段之间或语句与前后语篇之间关系的整体连贯,这对理解语篇和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话语意义建构过程中,文化心理的认知功能为话语语义传递提供了认知心理基础的舞台,这不仅能为表述者展现表述的心理场景,而且还为表述者提供了因心理预期而产生的心理空间,从而使话语操控成为可能,以图控制他人的思维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美同的对外政策话语中,美国政府经常运用三种语义策略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一是通过词语语义意象号召国内民众支持政府的外交政策;二是通过调控词语概念的语义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利用语义度差使词语概念成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武器;三是通过构建叙事结构诱导民众产生心理预期,接受政府需要的心理现实,成为对外政策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10.
祥子和何利这两位东方国度的普通劳动者以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演绎了个人奋斗的悲剧。以存在主义视角解读悲剧,他者筑就的高墙是二人无法突围的地狱,个人自我意识的稀薄是悲剧的根本性因素。中印两国文化价值体系迥然异于西方,东方缺乏稳定的个人话语体系建构的生存根基。立足于东方民族的现实处境,试图从差异中获得文化话语重构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