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目的构建无牙颌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戴用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图像数字化处理等方法在计算机上构建模型,然后在载荷状态下,利用ANSYSV8.0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牙颌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后牙相应位点加载、运算、分析显示:髁突近颈部应力力值明显大于近顶区;前、后斜面由外向内力值逐渐减小;外、内侧由前向后力值逐渐减小,前斜面、外侧上1/2(近髁突顶)区域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下1/2(近颈区)区域以拉应力为主,下外侧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后斜面及内侧上1/2以拉应力为主,下1/2以压应力为主。结论戴用息止间隙为2mm的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髁状突各区域拉、压应力并存,但每个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水平有较大差异;前斜面外侧即关节功能区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符合正常人TMJ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ADAMS的双腔颚式破碎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环境下对双腔颚式破碎机的几何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建立了它的传动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以及左、右两破碎腔的虚拟模型,并对破碎机连杆传动角和两破碎腔进、排料口水平、垂直位移等运动学特性以及动颚重心速度、加速度和机架所受的摆动力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证实了双腔颚式破碎机的运动特性满足破碎要求,但机架处存在很大的摆动力。该研究思路对双腔颚式破碎机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端子压接中影响端子压接品质的因素及端子压接中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腭穹隆形态对无牙上颌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模拟五种咬合状态,对尖、平、凹三种腭穹隆形态无牙上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结果在五种加载条件下,三种腭穹隆形态无牙上颌的唇系带切迹区及牙槽嵴顶区为压应力集中区。在所有加载方式下,凹型腭穹隆形态无牙上颌的唇系带切迹区、上腭区及牙槽嵴顶区压应力峰值均高于平型,尖型最低。结论腭穹隆形态对无牙上颌的压应力分布状况无明显影响,对各压应力区应力值大小有影响;无牙上颌压应力的分布及大小与加载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无牙颌患者与正常人颅颌结构头影测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 ,研究无牙颌患者与正常牙合人间面部高度、下颌位置等有关测量数据的差异。方法 对无牙颌患者在H及H-2 位置时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 ,并将其颅面结构测量值均数分别与正常牙合人正中牙合位时颅面结构各测量参考标准值比较。结果 正常牙合人及无牙颌患者在不同垂直距离下 ,SNA及N ANS测量数值高度一致。无牙颌患者在H及H-2 位与正常牙合人正中牙合位颅面结构相关测量角度及线距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代表下颌位置变化的值MP FH、SGn FH、GoGn SN、PP GoGn、ANB及NPg FH、SND、SNB ,无牙颌患者在H、H-2 位与正常牙合人比较 ,后者恰位于前两者之间。结论 上颌骨结构不随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垂直距离的改变发生变化。无牙颌患者在H、H-2 位较正常牙合人在息止颌位、正中牙合位的垂直距离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种植义齿患者术前行颌骨三维CT影像学检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牙槽骨骨质分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将行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作为受测者,对其术前感兴趣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牙槽骨CT灰度值及Marker横截面的灰度值测量。结果①Ⅰ~Ⅳ类骨质分类的CT平均骨密度相对灰度值不同(F>1,P<0.05);②上颌前后牙区、下颌骨前后牙区CT平均骨密度相对灰度值有明显差异,且下颌前牙区骨密度值最大(F>1,P<0.05);③男女性别在骨质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年龄段分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P<0.05),且30~39岁的骨密度灰度值最大。结论多层螺旋CT的相对骨密度灰度值可以客观评估种植前的骨质情况。  相似文献   
7.
应用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对正常领骨30例和病人53例行SPECT颌骨静态显像,结果表明领骨良恶性肿瘤病变其SPECT静态像的核素浓集程度和方式、病变侧放射性计数(A)与健侧放射性计数(N)的比值(A/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病变范围大小同X线对照表明;当领骨肿瘤其SPECT静态图的病变范围明显大于X线显示的病变,则肿瘤的恶性可能性大。以上的结果为临床上对良恶性颌骨病变的鉴别提供了较重要的根据和定量筛选恶性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