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285篇
综合类   280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估舰船结构损伤后的剩余强度,对船体加筋板出现初始几何变形后,参与总纵强度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进行研究。将加筋板受到垂直于平面压力后的变形,作为其初始几何变形,改变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筋板结构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定义了板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不同变形方向和变形幅值时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得到了计算板有效宽度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初始几何变形会削弱加筋板结构的强度。在对损伤后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和校核时,提出的经验公式可以直接用来计算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2.
依托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进行了钢管桩与混凝土芯粘结力及抗弯应力传递模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搭接长度和不同UEA掺量对钢管桩与混凝土芯单位粘结力的影响;推导出纯弯矩作用下,混凝土芯与钢管粘结段粘结长度的计算公式。为类似工程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风冷却工艺提高淬火钢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轨喷风淬火工艺采用单一的冷却介质压缩空气,使淬火冷却均匀性得到提高,而且不受钢轨表面状态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便于生产管理。由于在冷却装置中加入侧面喷风冷却,淬火硬度分布更合理,有利于提高淬火钢轨抗侧磨能力。线路铺设使用也表明,喷风淬火钢轨比喷雾淬火钢轨具有更好的抗剥离性。根据目前国内淬火线生产状况,提出调整钢轨的成分和采用喷风冷却工艺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库淤积的一种不利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效益发挥程度与水库淤积形态密切相关。三角洲淤积在实际水库中比较普遍,研究相对较多。文章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发现水库在前期三角洲淤积基础上还可能出现一种新的淤积现象,称为二级三角洲形态。通过大量分析,论证了这种不利形态产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以及危害性。二级三角洲虽只是数学模型意义上的淤积形态,但由于其主要侵占兴利库容,对水库防洪和调节性能影响极大。同时,二级三角洲可能会大量抬升变动回水区的水位,大大增加库尾的淹没损失,危害极为严重。实际水库调度运行中应高度重视并严加避免。  相似文献   
5.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6.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在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板与陶瓷衬底之间的焊层寿命通常利用IGBT模块的被动加热和冷却(热循环)来测试,但这种试验会引起焊层失效(分层)。实际应用中,IGBT和二极管芯片是主动被加热的,诸如焊线脱落等其它模式的失效也会限制使用寿命,通常可通过功率循环试验来评估这种应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功率循环试验来评估衬底焊层的失效,利用高循环周次的测试进行有效的衬底焊层热循环试验,其关键在于功率循环过程中焊层温度的预测。在温度波动不大的条件下,比较了被动热循环和主动功率循环时对焊接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直线段和曲线段中受电弓弓头的偏移影响因素以及接触线的受风偏移现象.根据比较车辆处于直线段和曲线段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相对距离来确定受电弓弓头宽度的合理安全宽度,并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宽度参数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9.
超深振捣对混凝土成品质量有害无益,研究超深振捣引起模板侧压力增大的规律,可为规避其害提供依据。为此设计4个混凝土墙体试件,实测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侧压力的变化情况。基于振捣液化和液体压力平衡理论,建立了超深振捣情况下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计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振捣深度是影响混凝土墙体模板侧压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墙体结构超深振捣位置的模板侧压力。  相似文献   
10.
Pedestrians adjust both speed and stride length when they navigate difficult situations such as tight corners or dense crowds. They try to avoid collisions and to preserve their personal space. State-of-the-art pedestrian motion models automatically reduce speed in dense crowds simply because there is no space where the pedestrians could go. The stride length and its correct adaptation, however, are rarely considered. This leads to artefacts that impact macroscopic observ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ies in front of bottlenecks and, through this, flow. Hence modelling stride adaptation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pedestrian models. To achieve this we reformulate the problem as an optimisation problem on a disk around the pedestrian. Each pedestrian seeks the position that is most attractive in a sense of balanced goals between the search for targets, the need for individual space and the need to keep a distance from obstacles. The need for space is modelled according to findings from psychology defining zones around a person that, when invaded, cause unease. The result is a fully automatic adjustment that allows calibration through meaningful social parameters and that gives visually natural results with an excellent fit to measured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