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85篇
公路运输   217篇
综合类   435篇
水路运输   258篇
铁路运输   319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屏蔽门系统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机电设备》2005,22(3):32-35
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广州地铁使用的屏蔽门系统,重点是它的机械和电气部分的组成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 ,论述了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学习型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了高素质的企业家、高水平的专家、高技能的技师和高效率的政工干部等四支人才队伍培养的核心和重点 ,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东水域划分及其特点,论述了不同水域的监管与应急反应内容,提出了不同监管与应急反应装备要求,并提出了监管与应急反应系统及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雨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及雨洪水调度的优势 ,提出天津市各河系雨洪水调度方案及其成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在应急状态下,安全、快速、有效地杀灭列车臭虫。方法:现场试验。结果:A组(化学法),B组(物理法)和c组(物理法+化学法)臭虫6天杀灭率分别为88%,89.4%和100%,与杀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持续控制臭虫危害可达12天。结论:联合使用物理、化学方法的应急处理技术能满足小批量(〈2节),快速处理列车臭虫侵害的工作要求,是臭虫防治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孟翀 《铁道建筑技术》2013,(10):106-109
随着应急事件的不断发生,应急物流逐渐成为物流研究的热点.从应急物流与铁路运输的相互关系出发,讨论铁路参与应急物流的必要性,通过对铁路参与应急物流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阐述铁路参与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铁路要以自身为主导,参与应急物流网络构建的发展目标,并探讨了相应的管理及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准确反应已经关系到全路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地铁应急预案编制的出发点、管理流程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无线应急网的全面建设,城市无线应急网引入地铁已成必然。为此,从建网需求、工程投资、工程建设、使用维护、干扰分析等方面,对地铁专用无线网和政务应急网的功能以及定位进行分析,为轨道交通引入政务无线网系统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保证信号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用,不断提高对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