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本文应用国产和进口两种布比卡因(浓度均为0.5%)进行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共76例,其中国产组43例,进口组33例。对两药显效时间、作用完全时间、一次剂量维持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别,加入1∶20万肾上腺素,上述各时间亦大多未见显著延长。两药在0.5%浓度时镇痛、肌松效果均颇满意,未见毒性反应,但麻醉后切皮前血压下降20%以上者比利多卡因增多,提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更易受布比卡因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同镇静分级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 5 3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在不同Ramsay分级时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 (ESC)与BIS值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在Ramsay 4级时的ESC为 (1.6 6± 0 .16 )mg·L-1,BIS为 78.5± 4 .6 ,生命体征平稳 ,其HR、MAP、RRS、SPO2 与Ramsay 2级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与Ramsay 5级、6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着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的增加 ,BIS值呈计量相关性下降并能指导镇静分级。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Ramsay镇静 4级时较为适宜 ,生命体征平稳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ASA ~ 级上腹部手术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咪唑安定静注组 ( 组 )、肌注组 ( 组 )和氟哌啶组 ( 组 ) ,观察用药前后 5、1 5和 30 min MV、RF、SBP、DBP、HR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组 MV显著降低 ( P <0 .0 5 ) , 、 组 MV无显著降低。 组用药后 BP、HR显著降低 ( P <0 .0 5 )。三组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表明咪唑安定可用作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肌肉注射较安全 ,但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选择性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研究组,n=32)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对照组,n=28)。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1-2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0 g/L利多卡因5 mL(试验量),随后加入8.94 g/L甲磺酸罗哌卡因12 mL,研究组复合芬太尼0.1 mg(2 mL),对照组复合生理盐水2 mL。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结果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90 min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90 min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下腹部手术时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牛蛙和蟾蜍,以背根电位(DRP)和腹根电位(VRP)为指标,观察分析了牵拉肌肉引起的肌梭传入在中枢的效应。结果表明:肌肉制动后,牵拉半腱肌的同时在背根上所记录到的时相DRP为肌梭传入放电所致,本文命名为肌梭DRP并详细讨论了肌梭DRP的性质。同时发现;持续性肌梭传入能加强电刺激腓神经诱发的DRP,能抑制神经VRP。提示肌梭传入参与针刺镇痛可能是以突触前抑制的形式起作用的。本文为突触前抑制理论及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心痛定与胸部硬膜外麻醉时上胸段交感神经阻滞,对血液动力学有无协同抑制作用,用无创心功能监测心痛定治疗组(NTG)与未治疗组(UTG)各50例高血压患者,上胸段硬膜外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显示:二者共同作用使高止压患者动脉压下降,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肌氧耗下降,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脏指数明显增加,无1例发生循环衰竭。表明心痛定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前治疗高血压,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乌拉地尔在硬膜外麻醉时交感神经阻滞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采用 HP- 7835 4- 90 DIA型监护仪连续监测 2 4例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时应用乌拉地尔后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平均动脉压 ( MAP)及心率 ( HR)的变化。结果 :用乌拉地尔后 SBP、MAP、DBP明显下降 ,HR无显著变化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可能是硬膜外麻醉辅助氟芬合剂及应用乌拉地尔后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时 ,应用乌拉地尔降压 ,作用缓和、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abor analgesia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 by epidural application of 0.125% bupivacaine combined with anisodamine on the labor stage, and modes of delivery and neonatal Apgar's score. Methods A total of 220 primiparaes with full-term pregnancy, monocyesis and fetal head presentation without any obstetrical or systematic complications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analgesi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10 in each group). The mixture of bupivaeaine and anisodam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epidural space of the parturients in the analgesic group while thos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analgesics. 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91.8 %), and no side effects occurred in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The instrument delivery rate was lower in the analgesic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neonatal Apgar's score.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feasible in clinic for labor pain relief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ate of dystocla and complications of delivery.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心痛定与胸部硬膜外麻醉时上胸段交感神经阻滞,对血液动力学有无协同抑制作用,用无创心功能监测心痛定治疗组(NTG)与未治疗组(UTG)各50例高血压患者,上胸段硬膜外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显示:二者共同作用使高止压患者动脉压下降,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肌氧耗下降,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脏指数明显增加,无1例发生循环衰竭。表明心痛定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麻醉前治疗高血压,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