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机车散热单节一般采用钎焊将扁管两端与管板连接起来的方式所存在的容易裂漏及可靠性低的缺点,对将管板连接方式改为胀接机械式连接的方法进行了拉脱及疲劳试验分析.拉脱和疲劳试验考核表明,改为胀接式后,提高了散热单节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1):15-16,25
为分析中国车市当前发展趋势,给汽车产销单位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从宏观经济与车市波动关系入手,进行数据处理,作出车市波动图和数据表。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车市2009年底已进入“第6次扩张高峰期”,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但后继波动恐难避免。文章根据中国车市发展实际提出波形组成内容变化新建议。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人性化,外塑件的曲面也越来越复杂,在外塑件的曲面制作中越来越多地利用二次曲线、样条曲线等复杂的多阶函数曲线作为轮廓线或控制线来编辑曲面;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展开制作的踏皮等零件,如果设计者不提供展开的数据模型,制造者用手工测量进行展开的误差较大,需要进行修模修整,失去了3D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对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在容许荷载作用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橡胶支座内部橡胶与钢板结合部位的应力集中特点,分析了橡胶支座裂纹萌生的扩展情况,初步建立了简单的损伤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橡胶支座损伤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较窄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前应先行扩缝,这是保证其修补质量的必要条件。而扩缝设备有关整机驱动及切缝、刀具和行走装置的结构及参数选择是其研制成功作业的关键。LK10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观试验分别研究磨细矿渣粉、膨胀剂和纤维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收缩性能以及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细矿渣粉与膨胀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纤维分散在混凝土中形成三维网络支撑体系,可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提高其抗裂性;此3种材料的共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用中间车钩缓冲吸能装置主要由气液缓冲器和压溃管组成,为研究其工作场景中动态吸能特性,采用两辆台车与中间车钩连挂,撞向刚性墙进行冲击实验,台车冲击速度分别为7.19、18.7和25.7 km/h 3种工况。冲击作用下,气液缓冲器阻抗力具有明显的动态特性,最大压缩行程的阻抗力随冲击速度提升而增高,可达1500 kN,远高于其静压实验最大阻抗力800 kN;而压溃管动态阻抗力与静压结果基本一致为1500 kN;冲击速度为18.7和25.7 km/h,气液缓冲器压缩行程达到30 mm时,阻抗力达1200 kN,压溃管被触发压溃,气液缓冲器与压溃管同时进入压缩状态,一起压缩变形。  相似文献   
8.
由于山子顶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现场所采用的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并不能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出扩挖支护施工方案。首先论述扩挖支护施工工序,然后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构建扩挖支护厚度为0、20、30、40、50、60 cm 6种三维计算模型,系统分析扩挖支护与初期支护的力学行为。研究得出:扩挖支护是软弱围岩隧道一种相对优越的施工方案,且当扩挖支护厚度达到60 cm时初期支护的主压应力为16.4 MPa,主拉应力为0.486 03 MPa,满足其材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公共运输联盟有关城市活力数据库的实例,研究分析城市拓展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一体化的理论、实践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唐代百戏赋为考察对象,分析了百戏赋的创作在唐代走向兴盛的原因,探讨了其在史料保存、题材开拓及创作手法诸方面的意义,从而指出唐百戏赋在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