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210篇
综合类   408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124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弹性悬挂式机车中间轴驱动装置横向位移过大,发生碰撞,提出了端轴驱动装置弹性悬挂、中间轴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方式。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驱动装置悬挂方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认为采用这种悬挂方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进路调度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编组站作业进路选排问题的本质,以各任务的延误时间加权值总和最小为最优目标,以任务的前后工序选择路径为动态约束,建立编组站作业进路调度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编码采用定长染色体,长度为任务的工序数,每个工序采用2段制,编码中的顺序唯一地确定了每工序对指定进路占用的起讫时间和指标递推,设计基于优先规则的编码算法步骤。为保证解的可行性,将编码合法化,对工序进行拓扑排序。递推计算工序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而计算编码的目标值,并将其转化为适应值。采用轮盘赌与最优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择,设计基于位置成组移位的杂交算子和随机交换的变异算子。以某编组站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证明该算法满足编组站进路调度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documents an application of panel, or longitudinal data colle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a TSM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project was a four-week demonstration of staggered work hours in downtown Honolulu during February–March 1988. The 4 wave panel survey elicited commuting experiences of approximately 2,000 downtown employees at two week intervals before and during the project. The sample involved both employe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by shifting their work hours, and those who did not. The panel survey was augmented by floating-car observations of travel times on major routes into downtown Honolulu on the same four dates.The purpose of the analysis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employee commute times were affected, and if so, how these changes were distributed among various employee segments. Two methods were used. First, travel time changes were estimated using paired t-tests. Second,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used to estimate project time savings as a function of trip length, route, and location of residence. Results show that travel time savings due to the project were typically small, less than ten percent. Non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greater savings than participants, and some segments of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longer travel times during the project. The panel method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project travel time impacts and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appropriate in short time applications.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January 7–11. 1990, Washington, D.C.  相似文献   
4.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创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采用(130 2×275 130)m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结构,桥型方案为铁路桥梁首次采用,设计中针对结构构造、受力、施工等特点,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桥梁结构、构造和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富喜  王国治 《船舶》2005,(4):50-55
基于船舶水泵机组隔振浮筏这种多挠动源的系统,探讨了浮筏装置所具有的特性以及隔振设计技术.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隔振系统忽略和计及管系下的两种模型,综合分析了空间管系对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就管路和机组间刚性连接和多种弹性连接下系统隔振性能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管系减弱了系统的隔振性能,在动力设备和管路间使用挠性接管等弹性连接可大大减小管系的影响.文中探讨了水泵机组的隔振设计技术以及为了提高隔振性能而应注意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是在给定运行图的基础上制定乘务人员的工作计划,其优劣程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目前有关乘务排班计划的评价方法方面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班次间的均衡程度和方案的费用大小这三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进行评价,之后采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三个实际方案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乘务排班计划方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有轨电车自身建设特点,对广州市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运营调度相关弱电系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运营部门对调度系统的实际使用需求,阐述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应采用弱电各子系统核心功能相对独立性的集成原则,构建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平台的集成思路和总体架构研究。提出可对弱电系统的传输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并总结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平台的功能和特点,为广州市后续有轨电车线路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国内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体耦合的高速动车组拖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获得随机激扰下轴箱垂向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表明车辆在高速运行时,随速度的提高,刚、弹性轮对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偏差增大;结合高速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弹性体轮对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9.
地铁柔性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从支柱定位、线岔交叉点、始触区、接触线高度、线岔定位拉出值等方面,对柔性接触网线岔的检调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加以明确。将所定标准实际应用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接触网的建设中,顺利通过了接触网的冷滑、热滑试验及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将所定部分标准与国铁普速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进行对比,以供有关接触网生产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珊  任瑞波  王树森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0):50-54
在充分考虑碎石基层非线性(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吉林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面层底面及半刚性基层底面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通化试验路2种具有碎石基层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