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2.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彻底解决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病害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307国道复线阳泉段巨型滑坡规模大,形成过程及破坏机理复杂。文章通过滑坡所赋存的工程地质环境以及滑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对该滑坡区岩层进行恢复重建,再现了该滑坡形成过程及破坏机理,并判断出其符合重力滑动构造破坏特征,从而为治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干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12):I0002-I0002
2009年12月11日是钱老诞辰98周年.钱老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将长存人间. 回想8年前,即2001年12月,在钱老90华诞来临之际,"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宋健同志在会上作了<科学技术的巨擘、中国人民的骄傲>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对偏置磁场和GMM棒的设计,完成GMA的磁路设计。通过Ansys仿真,重点研究作动器外壳材料对磁路的影响以及磁轭材料的磁导率对磁场均匀度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圆筒形永磁铁来提供偏置磁场时,外壳材料只能选择非导磁材料;增加磁轭材料的相对磁导率,能够增大作动器的磁场强度,提高驱动磁场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7.
介绍车用转速传感器的常见类型、基本工作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美观、技术相对成熟,然而该类桥梁构件种类较多,施工复杂。为加快施工进度,增加快件的起吊重量不失为有效方法,但大块件吊装会带来稳定、塔架的安全等问题,其中塔架的抗风安全尤为重要。以南昌生米大桥主拱吊装为背景,研究了塔架及裸拱施工期间的抗风安全,并进行了风洞试验,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隧道爆破振动引起的溶洞落石风险,以湖北新建高铁黔张常线路高山隧道揭露的巨型干溶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溶洞进行无人机探测与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并以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分析溶洞稳定性,随后以引发溶洞落石频发的掘进爆破扰动效应为重点研究内容,建立溶洞危岩体爆破振动监测系统,获得溶洞表面质点爆破振动速度。结合萨道夫斯基标准公式,给出溶洞表面岩体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分析爆破扰动作用下溶洞落石规律及危岩体裂缝发展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1)巨型溶洞表面岩体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为1 cm/s,隧道掘进爆破引发的质点振动速度超过该值时溶洞就会出现落石,超过1.5 cm/s时溶洞就会出现多范围大体积落石; 2)为保证溶洞作业期间的人员和设备安全,预防落石风险,采用钢管柱+H型钢梁组成的满堂支架安全防护体系支护溶洞,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英 《船舶》2016,27(2):77-79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后勤物资补给和人员运输的第3代极地考察破冰船。文章主要针对此次大型维修改造过程中货舱两套双吊的拆卸改装技术、工艺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有效利用原船吊机底座及结构加强做进一步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