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MSU-1.1细胞株是由v-myc癌基因转染正常二倍体人成纤维细胞后所建立的生命期无限的近二倍体细胞株,使该细胞暴露于实验研究用广谱诱变剂ICR-191以建立体外细胞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剂量0.35及0.45μmol/L的ICR-191可使MSU-1.1细胞转化成具有转化灶形成能力和成瘤性的恶性转化细胞。本文支持永生化是人类细胞培养的多步骤的恶性转化过程的前提条件的假说。为建立的致癌物诱发细胞转化体系为研究阐明人类多步致癌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抗肝癌的人源Fab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体外致敏并用EB病毒(EBV)转化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RT-PCR扩增人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将抗体基因分别与载体pComb3连接后,电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构建噬菌体呈现型Fab抗体库。结果经EBV转化的4例肝癌患者PBMC,ELISA检测均有抗肝癌抗体产生;经PCR扩增出13条轻链基因片段(κ、λ)和28条重链Fd基因片段(γ);电转化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1.7×107puf/mL;Fab基因的重组率约为100%。结论用体外致敏法结合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构建了全人源抗肝癌Fab组合抗体文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