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肿瘤免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多年来,本校免疫病理研究室一直从事肿瘤免疫的研究,从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肿瘤逃逸的机制开始,到探索诱导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活化的最佳条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转化为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在征服肿瘤道路上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高效特异的抗肝癌细胞系免疫反应,制备一种以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肝癌疫苗。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IL4和GMCSF联合刺激诱导DC分化。培养第4天,DC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冻融抗原致敏。培养第7天,将肝癌冻融抗原致敏的DC和未经肝癌冻融抗原致敏的DC分别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24h作为效应细胞,以人SMMC7721肝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和PC3前列腺癌细胞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结果经肝癌冻融抗原致敏的DC对SMMC7721细胞有高效而特异的杀伤活性,对其他肿瘤细胞系也有一定的杀伤活性,但无明显特异性;未经肝癌冻融抗原致敏的DC对3种肿瘤细胞系均有一定的杀伤活性,但无明显特异性;各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随效靶比(EC/TC)的升高而增强。结论以肝癌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可诱导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肝癌免疫反应,为肝癌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纯化葎草花粉变应原免疫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纯化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SIT)的疗效。方法 采取凝胶过滤方法部分提纯草花粉变应原。将 86例季节性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观察组 (A组 )及粗制变应原SIT对照组 (B组 ) ,采取双盲法 ,为时半年。观察临床疗效、副反应 ,以及SIT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皮肤试验 (IT)风团直径、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指数及特异性IgE (sIgE)指数均值。 结果 A组总有效率 90 .7%(39/ 4 3) ,B组 79.1% (34/ 4 3,P <0 .0 5 )。A组SIT后仅 1例出现轻度副反应。两组SIT后CD4细胞及CD4/CD8显著降低 ,CD8细胞显著升高 ,且A组变化更明显。两组SIT后ID风团直径、HBDT指数及sIgE指数均值都较SIT前明显下降 (P均 <0 .0 1) ;A组SIT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 (P均 <0 .0 1)。结论 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的疗效优于粗制变应原 ,副作用小。提示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后对变态反应抑制性强于粗制变应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三价抗ErbB2、抗CD16 BsAb。方法构建重组载体pET22b( )/BsA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蛋白的表达,通过包涵体复性纯化蛋白。应用悬浮培养系统扩增稳定表达抗人CD16 scFv-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CG5细胞)和稳定表达抗人ErbB2 scFv-Fc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株(HG2细胞),通过rProtein A 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sAb的结合能力。结果该BsAb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通过对重组蛋白的复性可获得高纯度的蛋白;复性后的BsAb具有与其亲本抗体相似性的结合靶抗原的能力。结论新型三价抗ErbB2、抗CD16 BsAb能与高表达ErbB2的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高亲和力结合和表达CD16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低亲和力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能分泌表达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卵巢癌细胞NuTu-19/GM-CSF。方法将T-h GM-CSF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中,筛选出耐药性单克隆菌落送测序。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M-CSF目的基因片段,将PCR产物连入pGEM-T easy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中扩增,用SDS碱裂解法提取Teasy-GM-CSF重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Teasy-GM-CSF重组载体,连入经相同酶酶切的pLXSN反转录病毒载体中。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系进行病毒包装,用含有病毒的上清液感染卵巢癌NuTu-19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感染成功的NuTu-19/GM-CSF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ELISA法检测NuTu-19/GM-CSF分泌表达GM-CSF蛋白的情况。结果T-h GM-CSF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 Accession#:NM_000758基因序列对比后确定为人类GM-CSF基因编码序列;PCR产物酶切电泳在Mark 400-500 bp中有一条带,符合GM-CSF基因序列长度;重组Teasy-GM-CSF质粒用EcoRⅠ、BamH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鉴定在400-500 bp之间有一目的条带,重组反转录病毒质粒pLGM-CSFSN酶切电泳有目的条带;G418加压筛选感染后的NuTu-19细胞,14 d后慢慢形成单克隆继续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感染成功的NuTu-19细胞膜表面有明显的棕褐色颗粒沉淀,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M-CSF的质量浓度为150 pg/mL。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分泌表达人GM-CSF蛋白的卵巢癌细胞NuTu-19/GM-CSF,为以后研究卵巢癌免疫治疗提供必备、有效、可靠的工具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20例经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肿瘤患者用活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其中8例治疗后PBL对同种异体相同组织学类型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从43.2升高到1249.0溶解单位(P<0.05),而NK活性无明显变化;T4、T8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从1.9到3.9(P<0.05)及4.4到7.2(P<0.05)。所有患者PPD及PHA反应性明显增强,从10.9mm到13.6mm(P<0.01)及7.9mm到12.7mm(P<0.01),15例有一过性寒战、发热,其中10例伴轻度恶心、呕吐。结果提示:TIL和rhIL-2治疗后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无明显毒副作用,可能成为进展期肿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有无白细胞介素-6(IL-6)的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作用及效率。方法通过两步法,采用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CB-MNC分化为DC,即FST组和FST6组,分别为Flt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促血小板生成素(TPO)、FL+SCF+TPO+IL-6。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比较两组间同样条件下诱导的DC数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 1FST组培养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分别为CD1a(11.83±3.45)%、CD83(31.15±8.35)%、CD11c(95.18±2.92)%、CD40(93.10±5.26)%、CD86(86.24±7.17)%,同等条件下获得上述表型的细胞(2.03±0.13)×106个;2FST6组培养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分别为CD1a(13.62±4.05)%、CD83(27.82±8.81)%、CD11c(83.29±5.31)%、CD40(85.30±6.85)%、CD86(78.86±2.23)%,同等条件下获得上述表型的细胞(2.58±0.11)×106个DC。两者均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IL-10的功能。结论 FST组和FST6组通过两步法均能成功诱导出功能性成熟的DC,FST6组诱导DC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缓解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40例缓解期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尘螨变应原舌下含服(SLIT)和皮下注射(SCIT)脱敏治疗,总疗程为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吸入糖皮质激素日剂量、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AQLQ)评分、尘螨皮肤试验反应度均得到改善(P<0.05),但改善程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哮喘得以控制的比例在治疗前后均有所增加(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功能指标、血清sIgE、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SLIT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胃肠道不适,SCIT组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和哮喘发作。结论尘螨变应原SLIT与SCIT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相当,前者在依从性及安全性上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8910、TC-1、SKOV3、CAOV和3AO卵巢癌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获得外来体。方法分别培养8910、TC-1、SKOV3、CAOV和3AO卵巢癌细胞系,收集上清液,通过多步离心和超滤等方法分离出外来体。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8910和3AO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来体,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囊泡,直径约30-90 nm,有完整的包膜。TC-1、SKOV3和CAOV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未分离出外来体。结论8910和3AO卵巢癌细胞系可分泌外来体,两种细胞系来源的外来体在形态和大小上无明显差别,有可能作为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潜在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