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针对在已有的制动盘瞬态温度场模拟中,摩擦表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计算没有考虑摩擦热流在摩擦面上分布的差异,提出用摩擦功率法及摩擦副周向接触长度确定制动盘摩擦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方法。根据温度场分析时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建立制动初速200 km.h-1条件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高温区域集中在制动盘摩擦半径至外径区域,温度最高可达289.9℃;摩擦热流对盘体内径附近区域的影响较小;能反映出制动盘和闸片周向接触长度径向分布对制动盘表面温度场分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热斑、疲劳裂纹和应力开裂是钢铁制动盘摩擦面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的热损伤现象,是导致疲劳裂纹失效的重要起因。研究摩擦面热损伤的形成机理对于防止制动盘的热损伤失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制动盘热斑、裂纹和应力开裂3种热损伤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热斑形成的温度条件和材料的组织变化、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规律以及5种约束所形成热应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轻型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用于轻型商用车的线控制动技术得到发展,针对线控制动技术中的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的制动助力方法.通过实车验证表明:实际反应盘主副面位移差能够快速跟随目标曲线,制动过程平顺,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王晓东 《铁道车辆》2011,49(3):7-10,47
对北京地铁新线100 km/h车辆热容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4种基础制动装置的配置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断裂力学有关原理对制动盘寿命进行预测。根据应力强度因子理论,提出用断裂率Kr以及载荷率Sr为失效双判据的缺陷评定图对含裂纹的制动盘进行安全评定的方法。在VB环境下,以Paris公式为理论依据,对制动盘剩余寿命预测系统进行设计并实现。系统采用模块设计思想,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对制动盘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分析、合理评价及寿命预测,对提高我国高速列车基础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年对承压设备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爆破片的性能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产品质量考核的重要手段,型式试验被人们广泛采用和接受.在对爆破片型式试验方法、项目、装置的研究和试验过程中,对爆破片型式试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的颈椎间盘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分析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改进的一步法抽取6例退变和6例正常颈椎间盘髓核的总RNA,用Cy3、Cy5荧光标记制成cDNA探针,再与22 575个cDNA基因表达芯片杂交,激光扫描荧光信号,对差异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进行6次扫描,退变和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共有57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上调550个,下调20个。结论多种基因表达异常与颈椎间盘退变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华之星》和《先锋号》高速电动车组制动系统型式试验方面的各种试验数据的分析 ,对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方式的空电联合制动和高速电动车组盘型制动装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