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作用及对中枢和胃肠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禁食24h,静脉注射ghrelin(2、5、10、20μg/kg),经预先埋置在十二指肠内的导管注入伊文氏蓝溶液,观察不同剂量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影响及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对其作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静脉给予ghrelin对大鼠中枢和胃肠道的c-Fos蛋白的激活情况;观察(D-Lys3)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 1静脉给予ghrelin 2μg/kg对大鼠小肠转运无显著影响,给予ghrelin 5、10、20μg/kg可剂量依赖性促进小肠转运,此作用可被(D-Lys3)GHRP-6阻断。2静脉注射ghrelin可激活中枢多个部位的c-Fos表达,包括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杏仁内侧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延髓最后区和胸腰段脊髓背角c-Fos均有表达;胃、十二指肠、空肠和近端结肠肠神经丛的c-Fos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胃和近端结肠的c-Fos表达最为显著。应用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可抑制ghrelin激活的c-Fos表达。结论 Ghrelin可促进小肠转运,其促动力作用由其受体GHS-R所介导;静脉给予ghrelin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2.
我室近20年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共437例,其中死亡40例(占9.19%),本文分析了40例中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腹部手术史,忽视了粘连性肠梗阻近半数合并肠扭转而致肠坏死,术前观察时间太长,多数超过72小时,丧失了手术机会。死亡原因除了13例合并腹腔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外,余均为肠穿孔致化脓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及肠瘘等,结合40例死亡的教训,建议一旦有绞窄征象,应立即手术,文中提出了四种诊断绞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探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新的防治途径。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治疗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收集小肠灌洗液并测定灌洗液中的溶菌酶含量,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取回肠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测量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取回肠组织制成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DAO和D-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小肠灌洗液中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1)。肠功能恢复汤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I/R提供新的可能途径。方法以硫化氢钠(NaHS)为H2S的供体,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川芎嗪对照组、NaHS(7μmol/kg和14μmol/kg)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血清和小肠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观察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H2S能显著降低I/R大鼠血清和小肠组织MDA水平,提高SOD、GSH-Px水平;小肠黏膜和腺体的损伤较I/R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H2S对I/R引起的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与异常胃肠通过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P物质 (substanceP ,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 ,VIP)与异常胃肠通过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 2 2名健康志愿者、2 8名慢传输患者、2 6名快传输患者血浆及结肠组织中的SP和VIP质量浓度 ,并测定了 2 5名糖尿病患者血浆中SP及VIP质量浓度。结果 慢传输患者血浆及结肠组织SP及VIP质量浓度较健康志愿者低 ,而快传输患者血浆及结肠组织SP及VIP质量浓度较健康志愿者高 ,糖尿病患者血浆SP质量浓度较健康志愿者低。结论 血浆中的SP和VIP质量浓度与异常胃肠通过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43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与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DPK在大肠癌原发灶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74.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84.0%)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1.0%)高,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灶中nm23/NDPK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说明nm23/NDPK对肿瘤的浸润转移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还提示,nm23/NDPK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还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因此,检测大肠癌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情况,可预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有人肠三叶因子基因cDNA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肠上皮细胞的感染能力。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ITF基因cDNA全长序列,测序后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转化至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大肠杆菌株BJ518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内切酶Pme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及扩增,并进行滴度测定。将重组腺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HT-29),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hITF,PmeⅠ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PacⅠ酶切鉴定后命名为Ad-hITF;重组腺病毒载体在HEK293细胞中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根据Karbers公式计算病毒颗粒滴度为2×109 pfu/mL;重组腺病毒可以感染肠上皮细胞(HT-29),感染效率较高。结论成功构建含hITF基因cD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大量子代重组腺病毒,为腺病毒介导hITF基因治疗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D-乳酸的影响,了解其在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及茴香枳术汤低(1.13 g/mL)、中(2.25 g/mL)、高(3.38 g/mL)剂量组。给予药物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股动脉取血,Brandt法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及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茴香枳术汤有很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与恢复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合生元治疗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机制,为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探求新途径。方法 动态检测大鼠体内的肠道示踪菌JM109易位率和血浆中LPS水平。结果 合生元治疗组大鼠体内JM109易位率以及血浆LPS水平明显低于烧伤对照组。结论 合生元能够快速补充肠道生理性厌氧菌,坚固肠粘膜外微生物屏障,阻止肠道条件致病菌和LPS经肠壁进入机体组织,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capsaicin in treating active psoriasis vulgaris. Methods A total of 42 patients with active psoriasis vulgaris diagnosed by hist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were given either placebo or 0.025% capsaicin ointment four times daily for 30 days randomly by double-blind metho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receptor 1(VIPR1) gene translation in active psoriatic les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capsaicin ointment was detect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There was positive staining of VIPR1 gene in all the layers of psoriatic epidermis (95.5%) before the treatment with capsaicin ointment, but nearly no dyeing in epidermis (18.2%) after the treatment for 30 days. There was nearly no brown st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VIPR1 gene translation in psoriatic epidermis is down-regulated after capsaicin treatment for 30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