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辉  罗雪  张裕卿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0):115-124
沥青的开裂和塑性变形是疲劳损伤过程中的2个耦合子进程。为了分离沥青在疲劳损伤阶段的开裂子进程及塑性变形子进程及寻求疲劳损伤进程与2个子进程的关联特征指标,基于能量力学法及动力学理论研究沥青的疲劳损伤进程、开裂子进程及塑性变形子进程。首先采用能量力学法从沥青疲劳损伤阶段不同温度下的累积总耗散伪应变能(DPSE)分离出开裂导致的累积耗散伪应变能(DPSEc)及塑性变形引起的累积耗散伪应变能(DPSEp);然后采用三参数模型来匹配沥青疲劳损伤进程、开裂及塑性变形子进程的耗散伪应变能,获得了能够定量描述能量耗散演变快慢的特征能量变化率;最后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沥青疲劳损伤阶段的特征能量变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并确定表征沥青疲劳损伤进程的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的DPSE,DPSEc,DPSEp的特征能量变化率与绝对温度倒数呈线性关系,DPSEp的特征能量变化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DPSEc的特征能量变化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塑性变形发展变快,而开裂则减缓;SBS改性沥青疲劳损伤进程、开裂子进程及塑性变形子进程的活化能(163.9,70.1,91.6 kJ·mol-1)均大于基质沥青相应进程的活化能(94.0,47.0,45.8 kJ·mol-1),这表明SBS改性沥青抗开裂性能及抗永久变形性能均好于基质沥青;此外,SBS改性沥青及基质沥青疲劳损伤进程的总活化能等于开裂子进程及塑性变形子进程的活化能之和。因此,可通过活化能这一动力学指标将沥青疲劳损伤进程、开裂子进程与塑性变形子进程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2.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配气机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配气机构多刚体模型中引入柔性体,描述了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建立了柔性体气门弹簧,分析了气门弹簧动刚度的非线性行为,并且依据模态技术计算得到其动态应力;该方法为优化设计配气机构等机械产品及对其进行疲劳性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2吸附及水蒸气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2水合反应和水合CO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气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2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现有晶界偏聚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热力学定律、非克扩散定律及局部平衡理论,溶质原子晶界偏聚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既适合于平衡偏聚或非平衡偏聚的动力学计算,也适合于混合偏聚(平衡偏聚+非平衡偏聚)的动力学计算。计算结果和有关实测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5.
用热重分析仪对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的氧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TPO)试验对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模型对 O2和 NO2对炭烟的氧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炭烟在 O2气氛下大约从700 K 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76.8 kJ/mol ,对 O2的反应级数为0.85;而在 NO2气氛下大约从600 K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21.9 kJ/mol ,对 NO2的反应级数为0.85。在柴油机排气组分条件下,当温度低于750 K 时,N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而当温度高于800 K 时,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  相似文献   
6.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固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为自催化反应类型,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环氧体系的固化反应模型,计算得到环氧体系的反应为1级与n级平行的自催化反应。根据其固化反应模型推算出了不同温度程序下环氧体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从而为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最终开放交通的时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大大缩短环氧体系的固化时间,建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施工;环氧体系完全固化所需的时间约为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所需时间的3倍。结合马歇尔试验结果可知,当固化反应程度达到80%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已具有较高强度,可以开放交通;当外界温度为30℃左右时,约需60 d可以达到80%的固化反应程度,进而可以开放交通。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含V、Ti合金的奥氏体分解动力学及转变产物组织形貌,并详细讨论了合金元素对相变动力学的溶质类拖曳作用(SDLE)以及合金元素在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长期强度保持率的预测是土工合成材料老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探求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Arrhenius定理建立聚合物材料的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环境温度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土工合成材料加速老化试验,对土工合成材料的长期强度保持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跟踪SBS热氧化过程,同时通过热分析动力学技术计算了SBS的氧化动力学反应参数。研究表明,160℃以下时,氮气氛围中的SBS无降解断链现象发生。在氧气氛围下,SBS中的PB段发生热氧化降解及无规则断链。在300℃以下时,SBS中的PS段抗氧性能优异,无氧化发生;PB段中双键旁的α氢原子有很大活性,是氧化反应的进攻点,其热氧化降解同时存在解聚和无规断链,自动氧化反应是SBS热氧老化的主要特征,反应机理为自由链式,反应过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反应经过初始自由基的诱导期后,SBS迅速被氧化并发生严重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