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考虑岩石内微裂纹间相互作用对岩石损伤的影响,基于广义自洽理论研究岩石材料的损伤效应,建立了反映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微裂纹发展变化损伤本构模型;采用概率统计理论,对岩石损伤模型中微裂纹密度演变过程进行探讨;以模式分层优化算法反分析确定模型参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岩石微裂纹统计损伤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自洽理论的岩石微裂纹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反应岩石内微裂纹间的相互影响的工程实际,模式分层优化算法确定的模型参数真实可信,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探讨几种渗透性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已成为一种趋势。文章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和Cembureau法探讨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两种耐久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就电极溶液中氯离子的迁移量和导电量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掺合料混凝土导电量与气体渗透系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其换算关系还需要更系统的实验来确立;在对以导电量直接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质疑时,可以考虑将实际的氯离子迁移量(阴极溶液氯离子减少量、阳极溶液氯离子增加量、氯离子渗透深度)作为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一个辅助指标;干燥引发的微裂纹会导致混凝土导电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润滑的铝冷轧过程中常会在铝合金表面出现与轧制方向垂直的规则微裂纹.规则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新生金属表层氧化膜与体相金属具有不同的拉伸性能.考虑氧化膜拉伸强度极限与其厚度、体相材料的屈服极限及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等因素,建立了理论模型,预测微裂纹分布间隔.通过对两种不同轧机冷轧加工后的铝合金表面分析,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将对铝冷轧特性的分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围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岩样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围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机理,围压的增大引起裂纹密度的减小及裂纹的闭合与裂纹面的摩擦滑移作用是造成杨氏模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分析,认为岩石的杨氏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提高,当围压大于岩石的压密点强度后,杨氏模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而趋于定值;提出了岩石杨氏模量与围压关系的表达式,反映了裂隙密度随围压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地区常见混凝土结构表面微裂缝病害,研究在较大温差下0次、30次、60次、120次热循环时集料与硬化水泥浆的界面结构变化,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热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集料界面过渡区的微裂纹最终会发展为宏观微裂缝,这也说明混凝土材料的水泥基胶体和粗集料热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探讨混凝土在单轴受压后产生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及其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试样在经过不同水平的压缩荷载后,其导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导电量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增长,同等荷载水平下,掺合料混凝土的导电量要低于普通混凝土;随着荷载提高至某一水平,其导电量水平已不能反映其抗渗性能,此时,将荷载后试块的实际氯离子迁移量,作为评价混凝土荷载后渗透性能的一个指标将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