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294篇
公路运输   421篇
综合类   824篇
水路运输   478篇
铁路运输   1122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内法律法规对集装箱检验和监管的要求,分析了外贸和内贸集装箱检验现状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液货船舶数量不断增多,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日益增多。文中试图分析两起发生在天津港的操作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浅谈目前液货船在装卸作业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在避免液货船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以及减少海洋环境损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信号系统制式,通过仿真计算,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宝山路站汇合能力提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信号系统制式,采取接轨改造措施并调整列车开行比例,能有效提升宝山路站的汇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公路工程监理和国际惯例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公路工程监理机制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时视景仿真技术的海上航标监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航标系统是海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海海事局厦门航标处的航标日常管理与实时监控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了利用实时视景仿真技术与电子海图相结合构建海上航标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和系统实现等工作。该系统的实现,有利于航标设置方案的审定与选择,有利于监控者对现场环境的把握和应急决策。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是运营阶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监控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目前国内的监控系统,关键设备和技术大都从国外全盘引进,很不经济,也造成了隐患。实现监控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城市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想,并进一步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该综合监控系统的内涵、逻辑框架、结构信息流、物理框架和接口技术。 研究结果:跟现有的监控系统相比,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监测范围广、分工明确、实现集中化管理、一体化协调运作和智能化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研究结论:对于今后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外核测井技术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追踪,简要地介绍了几种我所有研发可能的测井仪器,以期能够为我所核测井仪器的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