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应用实时数据库的技术优势。结合主流商用技术,阐述了RDM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开发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对比测试,为未来实时数据库在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实时数据发布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MG的数据发布服务(Data Dehvery Service)-实时发布-订阅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它提供了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中间件,使得实时环境下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应用更加高效、易于编程。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RTI的NDDS(Network Data Delivery Service)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美国海、陆、空、天各个领域,并发挥了作用,证明了DDS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合NDDS,研究阐述了DDS的通信机制,提出了DDS中间件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道路网实时拥堵状态识别,以在线地图的历史延时指数为基础,用相邻路段有效拥堵状态发生时间顺序、持续时间阈值和流向流量关系识别传播性拥堵,用拥堵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阈值识别单路段系统拥堵,由此确定特定周期内的系统拥堵路段集合Nmax.以其集合范围内相邻路段时刻t的延时指数,以及其邻近拥堵持续时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传播性系统拥堵程度值DtS;以非传播路段时刻t延时指数计算DtS?;综合前两者得到路网系统拥堵综合程度DtN,并找出该周期内的极限拥堵程度量化值.用Nmax内路段实时延时指数和实时拥堵路段数与极限拥堵状态对应的数值进行比较,计算实时拥堵程度的量化值.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反映路网系统拥堵形成的规律,实现路网实时拥堵状态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4.
IGS超快星历在对流层实时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广播星历和IGS(国际GPS服务机构)目前提供的3种精密星历的精度和时延性,得出只有超快星历(IGU)才能满足对流层监测的时间要求.根据实际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超快星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的精度,提出了利用轨道松弛联合轨道质量指数加权的方法,并利用四川GPS连续观测网(GPSNOS)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解决IGU中的“病态”卫星问题,从而使IGU能有效地用于对流层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事故扰动下日变交通路网流量在出发时刻和选择路径上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出行经验学习更新路网理解阻抗,基于准点到达概率最大和到达前景最大分别调整计划出发时刻和出行路径.并在出行当日根据出发前各时段的实时信息再次更新路网阻抗,重新调整出发时刻和路径获得实际出行选择.从而建立考虑出行日信息更新的逐日路网流量演化模型.采用算例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在路网无事故情形下,考虑出行日内调整,路网流量变化震荡缓和,但达到稳定所需时间长;事故发生在稳定前,会影响最终平衡态流量分布,而事故发生在稳定后,则不影响;考虑出行日调整会加大路网在事故发生后几日的流量震荡.  相似文献   
6.
田孝文  莫翠琼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5):121-122,128
从雷达情报侦察的需求出发,研究对雷达信号的实时录取技术,分析雷达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原理,并对录取过程中信号的存储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现有曲线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GPS定位、走行时的曲率数据与曲率基准对照、速度发电机的累积距离和导航地图数据等方法组合定位与导航的方法来实现摆式列车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主要是基于物理模型、数理统计特性并融合部分智能预测算法来实现的,而对于一些影响预测效果的重要交通因素,诸如FIFO原则、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等在现有的预测方法因无法很好地引入和描述而忽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ma系统实现的实时在线交通预测方法,通过建立路网模型、需求模型及初始OD矩阵获取路网实时状况,并通过构建关联数据库实现实时路网模型信息、交通信号控制信息的有效对接,依据TRE算法预测路段进出口的累积流量并结合模型分配值、历史数据实现实时在线交通预测.以北京市望京区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误差分析,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验证了该预测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马召林  李元海  李竹 《隧道建设》2012,32(5):719-724
中间柱的稳定性是超深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成败的关键之一,中间柱的沉降监控对结构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以天津站交通枢纽超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为背景,首次采用静力水准量测技术对超深基坑盖挖法中间柱的沉降与隆起进行了远程自动化监测,并通过对监测数据与实际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中间柱沉隆控制基准值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分层开挖阶段进行适当增大的建议,解决了中间柱沉隆的连续远程监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二维MUSIC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利用求解谱函数的拐点以及变步长搜索方法,提高对谱峰的搜索速度,实现准实时二维谱估计。通过对两种方法的仿真表明,二维MUSIC测向算法的速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