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屏蔽门系统的控制需要信号提供相应的接口。结合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功能定义,介绍广州地铁1号线既有信号系统与后加装的屏蔽门系统的接口关系,以及TKCG-06型屏蔽门联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描述联动系统与车门回路、信号紧停回路、信号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屏蔽门系统之间的电气接口内容,并分析了屏蔽门联动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以及在日常维护中故障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徐赞  胡必飞 《隧道建设》2011,31(6):770-775
为适应TBM快速掘进、步进对仰拱预制块生产的要求,以西秦岭铁路隧道仰拱预制块生产为研究背景,介绍仰拱预制厂生产规模和工艺确定、功能区域设置、生产设备配置以及排水、防水、通风、应急照明等配套系统的建设及日常维护要点,并着重阐述了在整体弃碴填筑体上带天车运行轨道钢结构预制厂房的基础建设、运用液压翻转机脱模和空中翻转情况下厂房高度的确定办法。实践证明,配置合理、功能齐全、配套系统完善的预制厂房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快速连续的生产施工。  相似文献   
3.
瘫船恢复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怡民 《船舶工程》2006,28(4):64-66
海船从瘫痪状态恢复到主推进正常工作状态,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这是考核海船机械设施的配置及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结合具体船舶,对主推进系统的气起动和电起动两种起动方式的瘫船恢复,作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论的列车运行径路分析与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图论及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提出列车运行径路的表达、组织方法和列车运行径路的构造原理,方法。从而效清晰全面地表面路局列车运行径路,并使数据冗余尽可能的少。  相似文献   
5.
用GPS对城市控制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为了与已有的成果吻合的比较好,一般采用尽可能多的重合点来实现,在所布设的GPS网中引入常规的边长和方位观测值的并不多。本文针对2003年阜新控制网改造的实例,探讨了GPS网中引入常规观测值对其精度的影响,并用微小摄动法对其验证,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隧道横向收敛变形对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从变形协调的角度出发,应用修正惯用法求出螺栓在弹性极限状态下管片截面的弯矩值,并根据管片横截面受力与隧道横向变形之间的关系,反推出管片环的弹性极限曲率半径。基于上海地铁单圆隧道的设计参数,对弯矩传递系数ξ分别取0.3、0.4及0.5进行计算,得出隧道收敛变形的限制值分别为18.6mm、23.4mm及30.2mm。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某区间隧道的实测横向收敛数据为基础,将该方法得出的限制值与设计控制值5‰D(D为隧道外径)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表明:该收敛变形的限制值能够反映出管片接头处螺栓的受力状况,可以为地铁运营隧道的安全评判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惯例变异的视角,简要分析企业战略变革转型的动态过程与机理,进而分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由大规模网络建设向大规模网络运营为主战略变革的事件序贯、动力机制和情景机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代理人、权力结构、组织文化这三个因素对变革结果影响最大,使之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企业成功实施战略变革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零部件疲劳断裂的原因,基于某地铁车辆线路试验数据,以转向架实测谱为输入激励,使用频域疲劳分析方法对部件进行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同时也采用实测应力进行寿命分析,并与频域疲劳分析方法做对比。其中,分析了正常与异常载荷谱对部件疲劳的影响,探讨转向架零部件结构疲劳失效原因,分析结果可供相关设计与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盾构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取值及其影响因素,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壳-弹簧模型,计算综合考虑错缝拼装与地层抗力作用下的横向刚度有效率,探讨不同错缝拼装角度和地层抗力系数对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珠三角地区错缝拼装时的横向刚度有效率为0.75,较通缝拼装0.65增加了15%。横向刚度有效率随着错缝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错缝角度超过45°时,刚度有效率的变化趋于稳定。横向刚度有效率随着地基反力系数的增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The interdisciplinary Time Use Observatory workshops learned tha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s strive for the same multi-day time-diary data in order to make interferences about human habitual (travel) behavior. It also is learned that when it comes to the mathematics and analytics involved both disciplines are miles apart, though both with founded reasons to do so. In brie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lies on modeling to make predictions whereas social sciences apply statistics to their data to draw conclusions. In line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philosophy of the Time Use Observatory workshops, this contribution aims to communicate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nalyzing time-diary data. To do so, it demonstrates the latter by calculation transportation habits and aims to illustrate that multi-day time-diary data might have some additional benefits for computing temporal regularities. It shows that including a flexible notion of both regular tempo (or recurrence) of activities (e.g. every day) and regular timing of activities (e.g. always at 6 am) produces different results for different kind of transportation purposes. It also shows that these calculations using multi-day time-diary data result in an indicator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at can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socio-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is work concludes that partitioning temporal regularities in regular reoccurrence and regular timing is a crucial element of (transportation) hab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