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纤维混凝土在京福路K30+924通道桥桥面铺装抢修工程中的应用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发挥良好的抗拉、抗弯、抗裂等性能,可改善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桥面铺装使用寿命,缩短施工工期,是重交通量路段桥面铺装局部抢修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SOC估算有如开路电压法、安时积分法、神经网络法、卡尔曼滤波法等多种方法[1]。江淮某轻型纯电物流车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采用较为成熟、稳定的安时积分策略、充电末端Vmax校准及放电末端OCV修正策略[2]。市场车辆在环境14℃~16℃时,放电末端常出现修正导致SOC5~8%幅度的跳变,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细化不同温度SOC-OCV矩阵,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色禁停区是上海轨道交通推出的又一文明乘行理念.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楼扶梯对应的狭窄区域在高峰时段非常拥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规范乘客候车行为、减少运营风险的角度,论述了黄色禁停区的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乘客认知度调查.调查表明,近80%的调查者认为黄色禁停区有实施的必要.黄色禁停区作为一个新理念,要成为...  相似文献   
4.
区段管内车流组织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区段管内车流组织是提高铁路车流组织水平、设施运用效率和区间通过能力等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影响车流组织的因素,合理地描述了区段管内车流组织的费用,建立了以集结车小时、停留车小时和停站次数最小化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一种优化求解算法。实际运用表明,优化模型优化运算效率高,求解的列车开行方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油(气)站普遍存在高峰期拥挤排队现象,论文研究了基于排队论的高峰期汽车加油(气)站优化模型,通过分析服务系统在排队等候中的概率特性,解决系统的最优设计和最优控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高峰期加油(气)站的运行状况。以重庆市八公里加气站为例,依据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已建立的排队论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加气站最佳加气枪设置数量和最优配置方案,以解决加气站高峰期拥挤排队加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瓶颈模型在高峰期轨道交通客流平衡中应用不足为切入点,针对具有潮汐客流特征的轨道线路,给出能够反映不同站点出行特征的弹性瓶颈概念,并以此为基准,提出弹性“瓶颈”平衡模型。首先,扩充了拥挤风险费用的定义,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的高峰期不同轨道交通站点不同时段的出行费用模型;其次,建立轨道交通高峰时段计算方程,分析不同站点的高峰时段特征;再次,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的弹性特征,构建了高峰期轨道交通客流的弹性瓶颈平衡计算模型;最后,通过模型计算求解,对比分析模型分析结果与土地价值的空间递减性之间的相似度,以验证弹性“瓶颈”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接触网的局部磨耗包括机械磨耗和电气磨耗,而且大部分这两种磨耗同时存在。从广州地铁3号线及3北线120km/h运营时速接触网局部磨耗特征表现、现场隧道环境、受电弓匹配性以及接触网的弹性等方面,分析导致接触网局部磨耗产生的原因。为有效提高接触线使用寿命和改善弓网关系,从接触网换线及换型、提高轮轨匹配关系、加强轨道维护、优化弓网匹配度、改善刚性接触网弹性、研发防卡滞线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成家胜 《交通标准化》2010,(20):118-120
从海口至洋浦1小时交通圈洋浦出口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洋浦出口高速公路推荐方案的建设可优化海南省的工业布局,为洋浦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沿线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Transit service contracting has responded to fiscal and financial woes of public transit agencies as the most uniquely attractive cost‐saving strategy at present. Most transit service contracting, however, has been in the traditional provision of entire fixed route bus service or commuter express bus service, and exclusive demand responsive servic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or for special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 groups such as the elderly and/or the handicapp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odule in transit service contracting whereby the public and private operators jointly provide the peak service on the same route and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public agency provides the base demand of the service, the private provider provides the excess demand, both following the same schedules and similar service arrangements. In this paper, proposed service arrangements, costing and contracting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It is also reported that substantial cost savings ranging from 32 to 57% with an average savings of 48% can be achieved if the excess peak hour bus transit service on highly peaked routes in public transit agencies is contracted to competing private operator(s).  相似文献   
10.
从相关设计规范修订及最新版的《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对铁路活载的有关规定着手,提出八三墩能否在现行铁路中-活载条件下正常使用的问题,结合铁路活载提高所引起的八三墩梁跨结构相关参数改变情况,说明为确保安全应对相关参数进行检算,并提供了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