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80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结构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疲劳动态可靠性分析的损伤容限分析方法,给出结构疲劳裂纹随机扩展过程中疲劳寿命分布和结构疲劳可靠性的表达式。在给定与疲劳寿命有关的各参数条件下求得动态可靠性曲线,从而在结构设计中根据可靠性要求确定或选择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用PROLOG语言在第五代计算机中实现三种同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新一代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个人顺序推理机PSI为模型,详细讨论了用PROLOG语言在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实现忙式等待、信号灯、条件临界区三种同步机制的情况,并进行了评价,软件模拟程序已在微机上调试通过。  相似文献   
3.
王妍  徐叶茂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5):26-28,46
故障注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嵌入式系统容错能力的确认和验证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故障注入技术及其相关原理和特点,并且针对嵌入式系统中的几种常用故障注入工具,描述了它们的体系结构及属性.  相似文献   
4.
从瀑布式程序设计的角度,综述了苛求系统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可靠性方法、技术和模型,包括需求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屏蔽设计错误的多版本软件容错、函数式程序设计以及可靠度评估模型等。总结比较各自适用的开发阶段、面向的目标错误类型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某车型前盖和翼子板平整度虚拟分析超差展开,利用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建立尺寸仿真模型,模拟工装装配过程,计算前盖和翼子板平整度超差概率及各影响因素贡献量。通过优化车身工装定位点的位置,结合车身GD&T图纸相应公差调整,最终有效改善了虚拟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自动化轨道吊"双刚腿"和"一刚一柔"两种门腿形式,根据技术参数和计算工况,分析在不同轨道运行公差情况下的适应性,并结合2种门腿形式轨道吊的运行案例,提出对堆场基础沉降导致轨道变形的敏感性,为码头建设单位轨道吊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软土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降预测与控制是当前客运专线设计、施工组织的关键技术,为保证沉降预测的准确程度,必须合理选取计算参数。采用黏弹塑(西原)模型模拟土骨架,并结合软土变形的大位移、大应变及渗透固结的特点,建立模拟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双重非线性固结分析有限元模型。以实测信息与计算信息的相对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引入考虑测点观测精度的加权值,建立根据多种测试信息进行参数反分析的目标函数,并采用Monte-Carlo法和可变容差法相结合的优化技术,对目标函数进行约束优化,较好地解决了可变容差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难题。通过参数分组、初步试算、综合调整等步骤,建立了分阶段多层次动态施工反分析方法,从而使反分析所得计算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参数反分析方法本构关系清楚、物理意义明确,所得计算参数能较好地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准确预测沉降。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高原城市节日期间部分路段人流过于密集的状况,对高原人群出行过程中的拥挤感知和调适行为进行研究。首先,在对高原人群高度自由走行速度、生理尺寸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连续人群流动模型分别对高原人群拥挤临界密度、人群运动速度减小时的人群密度和人群停滞状态时的最大密度进行测算,进而标定高原人群最大忍受密度为8.5人/m2。然后,选取雪顿节期间八廓南街人流短时间内高度聚集的状况进行拥挤状况评估,结果显示该路段人群密度为8.34人/m2,接近高原人群最大忍受密度,因此判定八廓南街存在拥挤事故风险。最后,依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原人群拥挤感知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调适行为措施,力求维护民族宗教节日期间高原城市公众正常的出行秩序。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主线流量对入口加速车道设计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硕  张样 《中国公路学报》2000,13(2):108-111,126
提出了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合流等待理论为基础的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和以排队论为孤入口匝道交通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忽视主线交通量的情况,特别是在主线较 挤的条件下加速车道上排队的情况,地正确地设计加速车道长度,避免交通拥挤和 交通事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