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动机与整车上对低压EGR系统冷凝水的研究表明,压气机前管路中存在的气流裹挟的水珠和沿壁面流动的稀疏水膜对压气机叶轮构成潜在损伤风险,此外压前管路存在积水区,积聚的冷凝水遇冷结冰而被吸入也将对压气机叶轮形成潜在的损伤风险.针对以上情形分别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压气机叶轮主要受气流裹挟进入的冷凝水损伤,壁面流形式的冷凝水对叶轮几乎无损伤,在有限次数的极端情况下,压前冷凝水积聚区结冰对叶轮损伤的风险也很小,而叶轮镀层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冷凝水对叶轮的损伤,因此设计上应尽量减少随气流裹挟进入压气机的冷凝水.本研究为低压EGR系统设计以及压气机叶轮预防低压EGR系统冷凝水破坏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缓解潜艇远航期间生活洗涤水的短缺,将原先废弃不用的空调冷凝水经矿化,净化和消毒处理,供给艇员生活卫生用水,方法:回用处理装置包括冷凝水的收集,贮存,输送和处理系统。先将收集的冷凝水作矿化处理,以提高矿化度和pH值,然后通过多级净化,消毒处理,以去除水中有害的污染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水质的洁净度,结果:处理装置经两种不同的实艇安装试用。经实验调试,近海试用和远航使用考核,均获满意结果,达到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含有一定水分,这些水分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一并被压缩,产生的压缩空气中会含有水,这些压缩空气中的水会变成冷凝水。在标准工况下,如果吸气相对湿度为0,就不会产生冷凝水,但在容积流量实际测试时,一般很难满足标准工况。通过查阅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阐述计入冷凝水的空气压缩机容积流量的修正计算过程,并且通过具体试验,验证计入冷凝水的空气压缩机容积流量修正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制造企业,涂装车间是耗能大户,完成一辆油漆车身的生产约消耗260元的动能费用,其动能消耗主要有电、水、蒸汽、天然气、压缩空气等。对于1个设计年产量在40万辆的涂装车间来说,一天正常开机8h(1个单班),至少要消耗480多t的蒸汽能源。如果我们能把480多t的蒸汽能源的载体——水充分利用,意味着至少节约400t的工业水消耗。  相似文献   
5.
6.
目前,单元式客车空调机组主要装用KLD29、KLD40、KLD9、KLD35系列,安装在车顶端部,机组出风口与车内主风道之间通过软风道连接。近几年来,重庆车辆段多次发生1、2位端空调机组底部附近客室内顶棚、灯具处和出风口漏水(主要为空调冷凝水)故障,今年暑运期间多达50余起,严重影响了客车的舒适性。现就漏水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建议。1漏水原因(1)维护有疏漏客车空调机组日常运用维护中,由于蒸发器滤尘网未及时清洗或安装不良,引起蒸发器脏堵,机组通风不畅,制冷产生的冷凝水较正常工作时多,积水随冷风进入主风道和各出风口,渗入客室。此…  相似文献   
7.
通过青藏客车运用车辆干线绝缘值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青藏客车干线绝缘不良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前期相关改进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结合青藏客车A4级检修进行综合整改的解决方案并验证其干线绝缘性能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机车车辆制动机的故障与压缩空气中夹带油水混合物有很大关系,因此降低制动系统中空气湿度具有重要意义。文内对全年中环境空气参数作了分析,研究了制动系统空气管路中出现冷凝水的部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空调冷凝水排放最佳方案,从冷凝水排放结构着手,提出了集中排放方案。通过增设冷凝水箱、电磁控制阀等措施将运行中的冷凝水自动存储,并将排水口调整至车辆底部中央位置。工程实践证明,相比于排水沟和排水坡两种形式,优化车辆冷凝水排水结构可以节省90%的工程成本,并在检修影响、维护保养和外形美观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空气压缩过程中冷凝水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冷凝水析出量的计算,提出了车用螺杆压缩机冷凝水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案例验证,该方案可有效解决因冷凝水析出而导致的压缩机泄放喷油、排气含油量高及油乳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