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船舶内部结构复杂,在进行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测量时容易受管道内部条件干扰,难以实现双激光准直CCD的精准测量,为此设计了一种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测量方法。通过建立靶标的动态旋转模型,得到双激光准直CCD轮廓,并对提取到的双激光准直CCD轮廓进行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物理尺寸进行现场校正,对得到双激光光斑的定位进行标定校正后,代入公式得到双激光准直CCD弯曲度幅值大小及方位角,实现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的精确测量。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双激光准直CCD的弯曲度,并且精准度较传统测量方法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激光光纤准直与位敏元件(PSD)用于大尺寸孔-孔同轴度测量的方法。应用光波导技术,采用激光器作光源,自聚焦透镜作藕合透镜,用单模光纤传输光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激光腔本身引起的光束漂移,滤除了光波的高频成分,改善了准直光束的波前和能量分布,对低频空气扰动进行了部分补偿,实现了长距离较高精度的准直及孔-孔同轴度测量,并对测量系统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用涡流传感器找正三支承镗杆的新方法,并对涡流传感器找正镗杆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探计。论述了实现这种找正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5.
6.
DCL2-32连续式捣固车在传统捣固车基础上运用激光准直技术,利用激光远距离传播良好的特性,对轨道横向及垂向长波不平顺进行检测并治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捣固车二维激光准直系统,采用面阵CCD摄像机作为传感器,实时跟踪并计算激光图像在接收屏中的位置,通过摄像机标定技术,运用摄像机非线性模型,计算图像畸变;同时对激光远距离传输后大气湍流对激光的干扰进行分析,分别在捣固车静止和捣固两种工作模式下统计检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激光波动呈高斯分布,采用高斯滤波器对激光图像数据进行滤波,能够有效减小大气湍流对检测参数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列车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报道,列车的激烈振动主要是轨道的长波不平顺引起的。轨道长波高平顺对高速列车安全、快速和舒适起关键性作用。目前,轨道长波不平顺尚无可靠、高效的检测手段。把激光准直技术应用到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为减小激光准直精度对轨道长波检测精度的影响,提出分次测量、建立测量数据二维坐标转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应用Matlab进行算法仿真,测量精度比直接测量提高了约0.19 mm,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可以应用于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  相似文献   
8.
《铁路技术创新》2009,(2):38-38
正JGJY激光长弦铁路轨道检测仪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器。该检测仪采用二维激光远距离准直技术,可快速、准确检测轨道线路的各项几何参数。在有效测量范围内,同耐测量轨道的"高低"、"轨向"、"水平"、"轨距"、"扭曲"、"里程"等。"长弦"测量结果可立即转换成10 m弦或20 m弦的测量数表。  相似文献   
9.
基于激光准直特性的隧道整体道床沉降图像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实 《中国铁路》2012,(5):84-86
针对乌鞘岭隧道的路基沉降,利用CMOS图像传感器及相关仪器设备,采用二维测量方法对其进行沉降监测,提出乌鞘岭隧道路基沉降监测系统整体方案。阐述CMOS图像传感器测量原理、整体道床沉降监测图像传感器配置、图像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发布,提出以传感网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的乌鞘岭隧道路基沉降非接触在线监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可通过网络发布隧道路基沉降信息,对路基沉降进行预警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自聚焦透镜用于准直系统时附加耦合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1/4节距的自聚焦透镜构成的准直系统存在三种装配误差;纵向偏移、轴向偏移,角度倾斜,由此产生一定的附加耦合损耗。作者采用同时使用射线理论和模斑失配原理结合的新的分析方法,对这种损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