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2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1294篇
综合类   857篇
水路运输   630篇
铁路运输   714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确保水泥稳定碎石(CSG)基层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的情况下不出现疲劳开裂,提出了基于结构与材料一体化控制的CSG材料强度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了CSG基层的力学特性和疲劳特性,建立了力学强度增长模型、力学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和疲劳方程;推荐了四川省典型沥青路面抗疲劳断裂的CSG基层强度标准。研究发现:CSG的各项强度指标都随养生龄期呈非线性增长,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有利于提高CSG的力学强度。提出的力学强度增长方程可以准确预估不同龄期CSG的力学强度;提出了控制疲劳开裂的CSG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与7天劈裂强度标准的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可进一步提升CSG基层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因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淤泥,传统的堆砌抛填处理方式,不仅侵占土地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加入固化剂将废弃淤泥转化为可用于填筑的工程材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常用的淤泥固化剂水稳定性差,对高含水率淤泥固化效果不佳,无法广泛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贯入度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几种常用的固化剂掺合料进行筛选,从而制作了一种对高含水率淤泥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的固化剂并确定了其最优掺量。对固化淤泥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固化剂性能优异,养护七天后,固化土的CBR值和强度均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结合电镜扫描图,分析固化淤泥的微观特征,发现该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来源于钙化聚酸的水化形成的链状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与淤泥颗粒以及矿物离子发生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根据线性代数理论,证明了对于受空间任意力系作用的单个刚体的平衡问题,最多只有6个独立的平衡方,发未知力系汇交子一点时,或者未知力系为力偶系时,只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6.
闵林 《航海》1997,(2):20-20
人人都认为深海底下是一个特别平静的地方.但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于陆上飓风的各种教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一切。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05,(12):23-23
通信信号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是铁道科学研究院下属的铁道通信信号技术领域具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整体功能的高科技企业。通号所以推进铁路科技进步.加速铁路现代化建设.服务于轨道交通运输为己任.致力于铁道通信信号领域共性.关键性、前沿性的研究开发工作.竭诚为铁路运输现场提供“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通信信号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8.
藏北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原冻土的成因、特性,探讨其对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影响,提出判别及处治措施。指导高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9.
锥-环-柱结合壳和锥-柱结合壳应力的近似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弹性基础梁地导出锥-柱结合壳和锥-环-柱结合壳的应力近似解,具有一定的精确度,便于工程设计应用。计算结果表明,锥-环-柱结合壳实现圆柱壳与圆锥壳的光顺连接,能有效降低结合壳过渡区的局部应力。  相似文献   
10.
老岭隧道围岩周边位移收敛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是处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结构物,一经开挖,原有受力状态就会改变,原有力学体系便被打破。为了确定锚喷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力是否最终达到平衡,确定初支参数及二衬时间,指导施工进行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是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