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永磁混合磁悬浮列车的磁铁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力学模型提出了增大混合磁铁磁轭高度以提高承载力的方法,从承载能力、可控性及永磁工作点3个角度展开对混合磁铁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永磁截面积在满足系统承载力要求的同时能提高磁铁可控性;合理选取永久磁铁的截面积和厚度参数能保证磁铁工作在最大能积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序列成本定价机制对同质分配模型公理体系的满足情况,并着重探讨了该机制与上限性、下限性、免费午餐、需求可控性和一致性公理的关系.在同质模型的前提下,序列成本定价满足除去成本函数单调性、一致性和需求可控性之外的所有公理特性要求.比较了序列成本定价机制和平均成本定价机制满足上限性、下限性、免费午餐、需求可控性等公理的情况.结果表明,当代理人的需求不易控制时,平均成本定价具有明显优势;反之序列成本定价较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仅考虑建筑结构本身的安全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对于服役期间的重要建筑,结构在抵御灾害和灾后功能快速恢复的能力上应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相应建筑在地震作用中基本使用功能的完备和实现震后功能的快速恢复,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要求,提出一种增设可更换冗余柱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并设计了一栋典型的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冗余柱柱端设计成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成铰,即柱端钢筋变形达到设计值时,柱端连接失效,使得柱端部形成铰。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合适的本构模型,输入3条天然地震波,对普通和增设冗余柱的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进行对比研究。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设防烈度下,冗余柱分担了内力最大框架柱10%~23%的轴压比,使其轴力和剪力得到1%~23%的降低,达成“中震不坏”的目标;罕遇烈度下,通过控制冗余柱成铰的时刻,达成关键柱“大震可修”的目标;大震后,在冗余柱所在位置的两侧施加支撑,可快速更换已损坏的柱构件,实现结构的快速可恢复性。综上所述,增设冗余柱提高了结构抗震韧性,若将研究的成果用于高烈度区生命线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对应建筑结构的抗震韧性。该研究为建设...  相似文献   
4.
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具有自流平、自填充和自密实特性的可控性低强度材料替代级配型传统回填材料,通过测试其流动度、泌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其工作性能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的可控性低强度材料的流动度和泌水率随拌合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满足目标流动度的条件下,泌水率基本可控制在3.0%以内;无侧限抗压强...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一个自主经管、自负盈亏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出发,探索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市场氛围的关系,强调了企业生产经营必须具备的动态跟进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经济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拓展可控性理论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领域的应用,首先根据相邻车站间进出站客流和断面客流的关系,论证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为线性时不变系统,证明可控性理论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上的适用性.基于严格可控性框架和滞留人数为核心的子网生成策略,得到客流控制车站的识别方法.进一步地,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相关评价指标评估该方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平峰时段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可控性为0.043,意味着该时段的网络状态较为稳定,无需采取客流控制措施;高峰时段,识别方案在拥堵生成到消散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线网中心车站的控制.通过识别方法得到的客流控制方案与实际客流控制方案的吻合度最高可达70%.当两种方案控制车站的数量相同时,识别方法得到的客流控制方案更加侧重于对城市西部和中心区域的站点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铁路改良土路基设计和施工缺乏相关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改良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出发,对改良土路基的设计及压实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改良土路基的标准设计强度应以控制路基面的变形为准,并考虑路基处于不利气候条件和施工时的强度损失,对设计强度作相应提高;建议改良土强度采用改良土养生7d的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考虑延迟压实的影响,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了确保路基压实质量检测的快捷性、有效性及可控性,建议改良土路基的压实指标采用压实度和改良土掺入料的掺入量,并且在压实度的计算中采用与现场施工等时的室内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8.
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除了引发能源本身的问题外,还使环保压力增大.因此对发电、输配电和电能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发电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分布式发电系统正在快步发展,并与集中的大型电厂通过长途输电送到用户的方式一起构成未来的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前,全世界都在考虑和开展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点是提供用之不尽的原始资源,而且消除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但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其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特别是有很强的季节性,甚至一日多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对稳定电力供应的要求.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效益的途径是联网,一般是指与配电网相联接.电力电子变流器是两者之间唯一可行的接口.文章综述了可再生能源及接口变流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魏海  王兴成 《水运管理》2005,27(11):7-8
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从经济控制论角度对含预期价格干散货市场的稳定性、预期价格可控性问题及鲁棒镇定问题进行分析,所得结论符合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动量原理,对船舶安装尾流导流罩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