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2篇
  免费   730篇
公路运输   5681篇
综合类   3387篇
水路运输   2943篇
铁路运输   3572篇
综合运输   679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641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972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海大桥桥墩区域发生严重冲刷现象,部分群桩桥墩冲刷深度已超过设计警戒值,为确保大桥安全,对桥墩区域实施护底防护措施。本文根据东海大桥过度冲刷区域防护试验工程实践,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深埋引水隧洞突泥突水洞段注浆固结圈与初期支护结构作为协同承载结构,其荷载分担与变形控制对结构和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深埋引水隧洞突涌洞段围岩与支护体系稳定性,以滇中引水狮子山隧洞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对围岩-支护监控量测与第二层型钢拱架受力监测,结合施工工况动态分析围岩-支护体系受力与变形,研究总结突涌段施工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结论:(1)深埋隧洞突涌洞段拱顶累计沉降17.4 mm,达预留值的17%左右;拱肩、拱腰累计收敛106.6 mm、98.1 mm,达预留值100%左右。(2)突涌洞段理论预测极限位移150 mm;现场监测评价设定阈值uo=100 mm,当达到2/3时,应采取加强措施。(3)最佳开挖方法为微台阶法。各级台阶长度控制在3 m左右,按“快挖、快支、快封闭”原则组织施工。(4)超前预支护管棚结构起到提高固结体刚度作用,较固结体提高约13倍。(5)双层支护结构强度、刚度增加,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施工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4.
张凯 《铁道建筑技术》2020,(4):90-93,128
新机场高速公路地下综合管廊大部分结构距在建新机场高速公路桥梁较近,基坑开挖过程易导致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及桩侧土体外露,进而导致桥梁基础产生水平变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对高速公路后期运营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3组试验确定最优注浆参数,在管廊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高速桥梁基础附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效果良好;通过对开挖过程中基坑、桥梁基础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管廊基坑邻近桥梁基础开挖防护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悬索桥主缆钢丝或索股绕过主索鞍、散索鞍、锚靴等固定半径的转向装置时会产生弯曲应力。AS法特有构件锚靴的索槽半径更小,所产生的弯曲应力会接近甚至超过钢丝的屈服应力。分析了钢丝在索槽内的受力变化情况,并将钢丝的本构关系简化为双折线强化模型,按照屈服破坏准则和强度准则两种方法分析了锚靴半径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屈服准则时,钢丝或索股绕过锚靴等转向装置后的抗拉能力没有降低;按强度准则时,当锚靴索槽底面弯曲半径与钢丝直径之比不小于70时,钢丝或索股的破断力下降不足3.5%。考虑到缆索钢丝分项系数为1.85,因此锚靴处的小弯曲半径引起的弯曲应力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兰新高铁甘青段路基冻胀变形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冻胀处理措施,将路基冻胀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路肩以下5 m范围内路基的冻结深度、水分、冻胀变形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结深度的发展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基床表层以下填料含水量随着冻结深度增加缓慢增加;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上部1.0 m范围冻胀量占总冻胀量的80%以上;低路堤地段冻胀最严重。为减少路基冻胀量,设计及施工时应采用全冻结深度防冻胀方案,以填料防冻胀为主,辅以防水、疏水和隔热等综合措施;低路堤地段防冻胀措施应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岩层中修建TBM隧道时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行为,以某深埋TBM工法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围岩蠕变和管片分块效应的衬砌-围岩复合模型,研究考虑时间效应下管片衬砌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管片衬砌受力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随着围岩蠕变时间的延长,管片衬砌的形变、内力和接缝张开量均呈现两阶段增长,具体表现为前期呈线性增长,后期增加趋缓。洞周围岩应力经历三阶段变化,即先减小后增大直至稳定。围岩蠕变时间为100年时,管片衬砌的内力和形变量均接近极限值。研究结果可为深部高地应力且考虑围岩蠕变效应下的TBM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母排是配电板的关键组成设备。而母排与母排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则是母排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对母排接触电阻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对运行中的母排接触电阻进行实时测量的方法。通过采集母排连接处的电势,得到连接处两端的电压差,同时测得流经母排连接处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到接触电阻。通过分析表明,此方法能够对母排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预防母排接触电阻过大造成的安全事故,保证船舶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针对具有多个原位地应力测试钻孔的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往往一次性将全部实测值用以计算值的回归反分析,没有考虑到隧道纵向长度远超其他方向且钻孔分布较远的特点,单个钻孔表征的临近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或反演精度被其余钻孔实测值“拉低”,导致整体反演结果容易陷入局部优解。依托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沿江高速火山隧道、木寨岭公路隧道等工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寻优准则,分析了隧址区仅有单个钻孔反演精度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具有多个钻孔的隧址区分段并分别进行单钻孔回归反演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木寨岭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段单孔反演较多孔反演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精度;地应力的分布在断层前后呈现出先急剧增大后急剧减小的特征;除自重应力与埋深存在一定关联外,两项水平主应力随断层间距或厚度的增大突变性加剧;断层之间间距、断层倾角、断层厚度均是影响地应力方向偏转大小的重要因素,断层之间间距或断层倾角越小、断层越厚,地应力方向偏转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目前联调联试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较少的测试人员和较短的时间完成多条线并发测试的问题。应用仿真测试技术、智能实时判别技术,研究了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智能化联调联试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并与传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智能化联调联试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测试人员的数量和作业强度,并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