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轮胎胶粉和基质沥青是两种组成较为复杂的材料,两种材料在高温剪切拌和下的反应机理更为复杂。深入研究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可为其制备提供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9国际橡胶沥青大会(AR2009)将于2009-11-02-04在中国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橡胶沥青相关的研究、设计、施工、养护、回收、降噪、经济评价等。ASTM定义的橡胶沥青要求至少添加15%的回收废轮胎橡胶粉,符合此定义的论文优先考虑,其它相关论文也可积极投稿,带有宣传性质的论文不予收录。  相似文献   
3.
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台湾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介绍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美国献,并详细说明台湾地区推动应用废轮胎橡胶沥青铺筑路面之过程,材料与配比设计之特征,自制拌合设备与施工情形,及试铺路面四年的成效。由这些台湾经验可验证将废轮胎用回公路铺面上,不仅可使废轮胎进入沥青路面的再利用循环而免除此部份的环境问题,更可能因废轮胎橡胶的加入而改善沥青路面的品质,达到环保与工程双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专用自动化装备和成套装备.利用废轮胎胶粉作为原料制造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于道路建设,不仅大幅度提高沥青的品质、路面质量、降低道路建设造价、为国家节省投资,而且还治理污染,废物综合利用,节省资源,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保证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旧轮胎翻新;二是废轮胎综合利用。翻新是利用废旧轮胎的主要和最佳方式,就是将已经磨损的废旧轮胎的外层削去,粘贴上胶料,再进行硫化,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6.
废轮胎橡胶颗粒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伟  韩森  蒋超 《路基工程》2009,(2):190-191
废轮胎橡胶颗粒应用在道路建设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回收利用方式,且对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废轮胎橡胶颗粒干法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级配组成设计与施工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橡胶粉粒需要借助热和机械力的作用对沥青起到改性作用.废旧橡胶粉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采用干拌和湿拌工艺.橡胶粉生产工艺须注意温度、材料和流程.  相似文献   
8.
程国 《北方交通》2007,(6):155-157
概述废轮胎橡胶沥青在美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在大量文献的检索与整理中,介绍了废轮胎橡胶粉多种制作工法、相关检测规范及质量控制指标,讨论了今后我省废轮胎橡胶沥青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干法制备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工艺参数,以《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7部分:废旧轮胎热解炭黑》(JT/T 860.7-2017)推荐的湿法制备的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空隙率为优化目标,设定热解炭黑掺量、干拌时间、湿拌时间、矿料加热温度、混合料拌和温度和沥青加热温度等6个因素,各因素设定3个水平,进行了L27(36)正交试验,得出干法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按照最佳工艺参数制备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并对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法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和的最佳参数为热解炭黑掺量10%、干拌时间15 s、湿拌时间90 s、沥青加热温度155℃、矿料加热温度190℃、混合料拌和温度170℃。干法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值比70号A级沥青混合料提高了83%;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技术要求。研究干法制备工艺参数对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不同粒径和掺量的胶粉掺入砂浆和混凝土中,以评价其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随胶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掺入胶粉的颗粒粒径越小,强度降低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