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285篇
综合类   208篇
水路运输   183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Cn^4和Cn^5(n≡0(mod5))的邻强边色数和全色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得到了Cn^4和Cn^5(n≡0(mod5))的邻强边色数和全色数.  相似文献   
2.
木强隧道偏压浅埋段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木强隧道右洞出口K31 040~K31 096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偏压浅埋段中隧道开挖和支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虽然我国的这49家占到了前225强的21.8%,然而其营业额却只占到总额的8.6%,相对那些国际知名的企业我国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在充分国际市场发展潜力的前提下,认识自身的不足,明确改革方案,制定可行性发展战略,成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起框架结构侧称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控制和减少结构侧移的具体措施,总结了各种改型方案及工程原理,同时针对框-掌方案,提出了改型优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类同时存在状态和控制输入不确定性的时滞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强稳定鲁棒控制问题,其中不确定性是时变的,满足范数有界条件。被控对象可鲁棒强稳定且满足从干扰输入到控制输出的H^∞范数界约束。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工程海区的潮汐、潮流、风、波浪、含沙量及底质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潮流和波浪数值模拟结果,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方法,对不同建港方案的年淤积量及一次大风天气情况下悬沙和推移质泥沙淤强分布和淤积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就该工程对渔港泥沙淤积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强风区铁路风沙流灾害防治工程,开展最大输沙量和强风携沙风荷载2个最关键工程计算问题的研究。结合现场踏勘资料与测试数据,分析风向、风力和持续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最大输沙量矢量合成与计算的控制影响,基于优势强风流理论,归纳给出信风型、季风型和对流型3种典型工程风型的输沙量计算方法,并且为准确采集沙样数据,专门设计出能随主风向自动转动的野外自动风导向积沙仪。基于现场测试数据,根据相似准则与量纲和谐原理,推导强风区携沙风单位体积沙砾颗粒流体平均飞跃速度计算公式,用于强风区携沙风冲击荷载计算,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铁路应用中,控制系统的故障安全特性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保证故障安全特性,设计一种用于铁路车载设备的故障安全串行数据输出电路,该电路采用动态安全与门、强故障安全数据比较、动态电源转换等技术.通过电路仿真与实际样机测试,证明电路设计正确,满足铁路车载设备的故障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曙光 《中国铁路》2010,(12):17-21
列车速度提升对应着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高速铁路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针对速度提升后系统强耦合作用与高速轮轨关系、耦合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高速列车头型气动设计、高速列车地面效应等技术问题进行阐述,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对高速列车持续运行的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