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描述了航测与遥感技术与装备近几年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用于航测的数字成图相机(DMC)、三线阵传感器、航空三维激光扫描与成像技术(LIDAR)等新型航测传感器,几种超轻型飞机和无人飞行器航测平台以及DGPS/IMU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迅速的高分辨率遥感、微波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的原理、现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铁道学报》2005,27(2):14-14
根据铁路科技发展计划及科研进展情况,本刊重点征集及选登具有以下内容的学术论文及综述。  相似文献   
3.
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铁路隧道施工通风课题中的长距离软管通风技术,通风软管及接头,低噪音大风量通风机,通风除尘净化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并对其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资源透视     
1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实现国产化据科技部网站报道,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轨道交通用关键材料"重点项目支持下,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高速列车用不锈钢车厢板"课题取得重要进展,于2012年7月14日顺利通过验收。课题组解决了不锈钢车厢板性能控制、板形控制、表面处理等工艺难点,发展了钢质纯净度控制技术、高表面质量不锈钢产品生产技术、冷作硬化性能稳定控制技术和材料稳定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6.
PC/ABS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C/ABS合金是一种以PC(聚碳酸酯)和ABS为主要原料的工程塑料合金,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耐低温冲击性能、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及光稳定性,成本介于PC和ABS之间,可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PC/ABS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特别对PC/ABS合金的增容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PC/ABS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1.《青海交通科技》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性期刊,双月出版。重点反映公路工程、运输工程、水运工程、管理工程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不断提高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8.
我国智能船舶面临较好的发展形势,船舶智能化、无人化将是船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界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急需建立大型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海上试验场,实现复杂海况下智能船舶航行与作业能力验证,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和智能船舶运营无人化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国内外海上试验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建设国家级的智能船舶海上试验场对提高我国航运智能化、安全、营运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促进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我国船舶制造和航运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避碰决策系统中的船舶运动趋势和避碰时机建立数学模型,实时预估目标船相对于本船的最近会遇距离和最近会遇时间。同时,针对预测模型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先缓冲后预测方法,并对缓冲算子作了改进,弱化其随机性。应用数据融合技术,给出系统的数据融合处理模型,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系统跟踪目标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港湾建设》2009,(1):32-32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BT方式建设的世界第一大跨径钢桁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施工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