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5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1163篇
综合类   715篇
水路运输   1191篇
铁路运输   595篇
综合运输   10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城市地铁网络客流分布预测的准确性,结合乘车阻抗、进站候车阻抗和换乘阻抗等出行阻抗建立综合出行阻抗函数,基于阻抗函数对有效路径集进行搜索与筛选,建立基于综合出行阻抗的多路径客流分布计算模型,并设立换乘惩罚系数对不同路径的客流分配进行合理修正.以深圳地铁新开通的11号线为契机,结合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分析网络客流分布的变化.结果 表明:新开通的11号线使各线路中的换乘客流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增加了乘客出行的可选路径,且11号线车站附近形成新的人口及岗位聚集圈,进一步增加了11号线自身的客流,使得线网客运总量增加,与实际运营中的客流特征相符,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凝集质量法对浮式防波堤系泊缆有效张力进行求解,利用大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浮式防波堤模型,求解分析不同波浪方向作用下浮式防波堤整体水动力性能及系泊缆有效张力变化情况,并针对浮式防波堤端侧缆失效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方向为67.5°的波浪作用下横摇运动最为剧烈,且浮式防波堤两端缆绳的张力在两种浪向下均大于两侧缆绳张力等结论。分析结果对浮式防波堤安全建设及使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对浮式防波堤在港口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舰船结构损伤后的剩余强度,对船体加筋板出现初始几何变形后,参与总纵强度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进行研究。将加筋板受到垂直于平面压力后的变形,作为其初始几何变形,改变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加筋板结构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定义了板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不同变形方向和变形幅值时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得到了计算板有效宽度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初始几何变形会削弱加筋板结构的强度。在对损伤后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和校核时,提出的经验公式可以直接用来计算板的有效宽度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福建省境内货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货车检修任务量增加迅速。樟林编组站位于福州枢纽,具备良好的扣车条件,在此新建1处货车车辆段将解决整个福建省货车的定期检修工作,而且能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节约运输成本以及货车周转时间。福州东车辆段出入段线下穿既有温福铁路,有利于行车组织、运营安全。总图因地制宜全创新提出存车线(预检预修)与修车库贯通布置方案。充分梳理预检预修与架落车工艺,提出独立设置预检预修设施。论述抛丸除锈设备独立设置、转向架单臂悬挂检修流水线等修车库与联合车库创新设计,福州东(樟林)车辆段设计实现了创新理念和工程实际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8.
浅谈监理抽检对承包人自检结果的有效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汉  张运良等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1):116-117,120
当监理工程师的抽检与承包人自检结果不一致时,有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误判。通过实例对比及理论分析,指出监理工程师发生误判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10.
非线性未知系统的多目标最佳化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多目标最佳化问题与控制问题的结合体。其困难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被控对象没有可利用的数学模型,仅能依据经验或其输人输出数据对它进行认识;二是系统各个控制目标不能用精确解析式子进行定量描述;三是系统的涉及的变量和因素较多,运行状态有很多不确定性。上述三方面的困难使得已有的基于模型的多目标最佳化理论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