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太夷 《航海》2012,(1):34-35
本栏目上期话说,1864年,湘军内军械所制造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一时,主持地方洋务运动的三员封疆大吏威震东南半壁,名声显赫,受到清廷慈禧太后嘉奖。曾国藩升迁直隶总督,并节制冀鲁豫三省军务,进剿捻军;李鸿章晋署两江总督;左宗棠擢任浙闽总督。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6,(6):44-47
中国近代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苦难的社会转型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古今中外矛盾错综交织。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平复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边疆危机叠生,尤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塞为甚。解决何者为先,重臣们各抒己见,分歧明显,逐渐形成"片面海防""片面塞防"和"海塞并重"三种声音。此次辩论转变中国近代国防观念,在近代军事史留下浓重一笔,于当代"边海防一体化"蓝图规划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卫太夷 《航海》2012,(6):28-31
一、日本首占澎湖列岛1868年(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加速发展具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对外侵略。它首先觊觎我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接着便奠定向外扩张的政策。其最具代表性的臭名昭著的田中(首相)奏折,诳言"明治大帝的政策:‘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在以后的70年,它从入侵台澎开始,蚕食中国。46年后,鲸吞了大半个华夏锦绣河山。最后于  相似文献   
4.
卫太夷 《航海》2013,(1):32-34
一、慈禧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修造颐和园公元1894年/甲午/光绪廿年,系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六十寿辰大庆之年,可是不幸在下半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的海陆军连遭惨败,遂酿成全民悲恸的"国耻"年。本文上期曾讲到北洋水师第二次大检阅时,清宫中有个神秘人物陪同醇亲王奕譞参与检阅。此人系慈禧太后的忠仆李莲英,他是奉皇太后的密旨,前来与李鸿章商讨一件秘而不宣的交易。此事涉及1885年清廷决定重建北洋水师以来,每年要向户部调拨巨资,但最后  相似文献   
5.
寒农 《铁道知识》2008,(1):51-53
张三:上次聊了洋人金达,今天咱们聊聊国人李鸿章. 李四:他和铁路有什么关系? 张三:露怯了吧? 李四:露什么怯? 张三:讲这种话说明你算不上铁路迷,至少不是资深的铁路迷.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说得明白,"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1872年初,天津衙署的李鸿章总督,突然接到朝廷转来的一道奏折,清廷内部一场近代航运业的大讨论由此展开。原来,顽固派内阁大学士宋晋提  相似文献   
7.
卫太夷 《航海》2012,(2):24-27
本栏上期话说曾国藩、李鸿章首创上海江南制造局。历时20年(1865—1885),带头造出我国近代自制的兵舰8艘。这期本文接着叙述左宗棠1866年继创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厂,  相似文献   
8.
寒农 《铁道知识》2008,(2):50-51
李四:上次聊了李鸿章,这次准备聊谁? 张三:聊完你们老李家的,自然该聊我们老张家的. 李四:老张家的?谁啊? 张三:张之洞啊! 李四:哦,就是那个开办汉阳铁厂的张之洞? 张三:你还知道一点呀? 李四:毛泽东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专注",眼前便浮现出一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身影.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在领取第十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奖时披露,他和王秋颖老艺术家是多年好友,二人合作的颠峰之作是电影<甲午风云>,李、王二老分别扮演邓世昌和李鸿章.  相似文献   
10.
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曾在刘公岛建立北洋海军提督署,设立了电报局、水师学堂、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离该岛不算太远的黄海海域,中华民族的很多英雄义士最后壮烈牺牲在保卫该岛的血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