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实技术是道路工程以及机场、水坝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中最重要的工程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首座将达安全运行年限的大型水坝,丰满大坝的拆修争议耐人寻味:一面是电力巨擘不惜斥资近百亿元以重建"保安全",另一面是专司大坝安全的国家技监部门力主经济实用的维修方案。其间曲折的决策过程,折射出中国大坝监管困局。  相似文献   
3.
李有观 《航海》1993,(3):42-42
前捷克和斯洛伐克多年来利用一种装满水的大袋子来作中小河流的水坝。这种水袋每只长20-30米.用坚固的织物制成.上面覆盖一层弹性物质,里面装满已滤除杂物的水.将水袋横放在混凝土底基上,能起到加固水坝的作用。当洪水来到.河水压力增大时.水袋底部能稍微抬起,河水即可顺利通过.有时还可在水坝前设置一道署栏.以阻挡河水可能带来的会损坏水袋的物体。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减少雨天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根据雨天高速公路实际行车状态、路面径流特点和车辆水膜相互作用探究雨天安全行车速度。首先,提出“移动水坝”概念,并分析“移动水坝”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依据水力学基本理论探究“移动水坝”现象中水膜厚度和车辆滑水限速值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车辆对水流的阻挡作用,依据外侧车道大车行车间距的水压力探究连续“移动水坝”形成的条件,并确定外侧车道大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相应的临界车头时距;最后,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仿真分析车辆行驶速度和水膜厚度与轮胎受到的动水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降雨强度下内侧车道小客车的滑水限速值。研究结果表明:雨天在高速公路外侧车道行驶的大车会对路面径流产生阻挡作用,出现“移动水坝”现象;“移动水坝”作用下水膜厚度较正常排水状态下增加,导致内侧车道行驶的小客车滑水限速值降低;设定试验条件下外侧车道大车间距40 m时,两车的水坝作用连续,增加大车车头时距可以减弱连续“移动水坝”作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受到的动水压力随水膜厚度及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小客车在“移动水坝”作用下发生滑水的概率增加,根据轮胎动水压力值和滑水值确定不同降雨强度对应的临界滑水速度,可相应作为雨天高速公路小客车行驶速度限值。  相似文献   
7.
崔燕 《中国船检》2006,(6):50-5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千百年来,李白这气势磅礴的诗句被广为流传。在古人眼里,江河奔流不息汇入大海是其生命活力的体现。然而,近50年来,全国七大流域的江河上筑起了八万多座水坝。在我们自认为已驯服了江河,正可尽收防洪、发电、灌溉、航运诸方之利时,黄河断流了,辽河断流了,海河断流了,滦河断流了,汾河也断流了,往日汹涌澎湃地江河失去了奔流入海的气势。江河孕育了人类文明,没有了江河的奔腾,人类文明也将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8.
一种监测水坝变形的光外差光纤传感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电站水坝安全的要求,利用光外差技术设计了一种监测水坝变形的光纤传感器,对这种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其精度可达到50nm,满足水坝变形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灰渣筑坝技术的形成,灰坝与水坝的区别;并结合某电厂灰坝渗漏处理的实例,就灰坝浸润线位置、运行管理、施工管理等对确保灰坝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并总结出确保灰坝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西某水库大坝兴建于1958年,运行期间经过多次整险加固,目前出现坝脚渗漏现象。本文通过对大坝近坝库岸稳定性、坝基质量、坝体筑填质量和坝体排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坝体防渗加固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