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8篇
  免费   285篇
公路运输   2004篇
综合类   904篇
水路运输   1691篇
铁路运输   947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简谐激励条件下,应用轴系颗粒阻尼纵振抑制模拟试验装置研究了旋转工况下的颗粒阻尼减振比;探讨了单腔体多颗粒和多腔体多颗粒时的轴系模拟系统加速度变化,讨论了颗粒的材料、粒径、质量填充比、腔体数量、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等参数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腔体多颗粒条件下,填充有铜、钢、橡胶包钢颗粒的系统减振比处于7.83%~8.91%,橡胶颗粒的系统减振比接近于0;铜、钢、橡胶包钢颗粒有明显的抑振效果,颗粒的材料密度和阻尼比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当颗粒质量填充比为15%时,系统减振比最高为13.77%,但当质量填充比超过15%时,减振比有所降低,故质量填充比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5%左右;粒径、转速、激励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变化对系统减振比的影响分别为1.76%~8.68%、6.77%~12.50%、4.41%~10.12%与2.19%~7.05%;在多腔体多颗粒工况下,当颗粒总质量填充比和转速一定时,腔体数量对系统减振比有明显影响;当腔体数量为3时,转速为100 r·min-1和质量填充比为25%的最佳系统减振比为22.5%;在多腔体多粒径颗粒工况下,当总质量填充比为10%,转速为50~150 r·min-1的系统减振比波动不大,平均为14.18%,这表明多腔体多粒径组合对转速不十分敏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可拓宽转速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3.
4.
5.
针对重力式码头基床抛石中传统的重锤夯实及爆破夯实工艺效率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进行振动夯实的试验和研究。通过典型试验确定振夯基床厚度、夯锤转速、单点振夯时间等施工参数,并分析和检验振夯效果,验证了抛石基床振夯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夯实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通常分为路试检测和台式检测。路试检测能客观地反映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况,但由于受场地、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存有较大局限性。而室内台式检测具有快速、方便、能测阻滞力以及左、右轮制动力协调时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维修和性能检测行业。滚筒式制动  相似文献   
7.
8.
畸形波对圆柱作用力计算的波形改造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外一些研究成果为基础上,根据畸形波的记录,提出了通过对波形相近的波浪进行改造,来近似计算畸形波对建筑物波浪力的思想。并以改造Stocks五阶波计算直立圆柱承爱水平作用力为例,说明了其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半约束模型试验技术,对一条高速船在规则波中随浪和斜浪工况进行了流体动力系列试验,以探讨航运的安全性,验证作用于船体上波浪力的估算方法。对每次试验,以波动方程的形式采用数值估算方法确定环绕船模的波浪运动的时间历程。并用同样的方法从测量数据中提取垂荡和纵摇与模型测量运动,一阶波导纵荡、横荡作用力和首摇力矩。因此合理比较理论计算的波浪力与力矩的时间历程成为可能。这表明SSPA海事动力学的研究所(MDL)模型试验设施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测量,与所述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可用来验证理论计算和建立半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出现代防雷应考虑被保护对象、防护等级、地域情况等诸多因素,采取灵活适宜的防雷,由此讨论几种可行的防雷措施;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避雷器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选择避雷器时需注意的问题;对几个比较模糊的防雷观念的认识(接闪器、消雷器、雷电流的反击现象)进行阐述;最后,概述防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