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流化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尾气榆测结果,埘火烧、化学浸泡、喷砂处理、超高压水射流、流化床几种清理方法进行了对比,还将日前最先进的清理方法——流化床和超高压水射流从设备投资、清理质量、清理费用、后续处理等方面做了分析与说明结果表明,流化床适用性好、符合环保要求,将代替传统的脱漆工艺及清理方法。在汽车制造厂或相关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流化床处理生产辅助上件,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应用偶氮氯膦Ⅰ测定铝合金中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用偶氮氯膦测定铝合金中低含量的镁元素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分析铝合金中低含量镁元素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朱圣海 《中国水运》2007,5(10):59-60
江苏油田邵真水厂近年来在2月-6月间常出现持续10多天的原水氨氮浓度较高的现象,此间氯耗显著增高。针对这一问题,从水体及制水构筑物的耗氯情况、加氯方式以及余氯测定方法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建议原水氨氮浓度较高期间采取定期向各构筑物内投加适量次氯酸钙(漂粉精),对出厂水余氯以总氯控制代替游离氯控制,统一使用DPD法测定余氯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从碱性蚀刻的化学反应机理出发,分析影响蚀刻精度的诸多因素,总结常规的蚀刻液补加工艺,提出了新的蚀刻液补加思路,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为观察电解食盐产生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对医院污水消毒的效果,对CLD—Ⅳ发生器消毒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设备正常工作状态时,混合液中二氧化氯(有效氯)含量为50mg/L,达到了资料介绍的杀灭病毒的基本要求;pH、COD、BOD、粪大肠菌群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BOD、粪大肠菌群在处理前后差异显著。当设备电解电流调至约400~350A以下时即基本无消毒效果,无明显的电解电流与观察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建议增加隔膜泵,以准确控制投加氯量,使剂量-效应-效益关系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8.
梁艳 《铁道建筑技术》2010,(Z2):215-217
介绍了国内外安全饮用水消毒技术的现状,比较了液氯、氯胺、二氧化氯、紫外线和臭氧消毒的优缺点,结合铁路给水系统的特点,指出了铁路给水有效的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某动车段化粪池实际出水为原水样本,采用SBR工艺重点对COD、氨氮的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列车集便污水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曝气时间、DO值、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范围等参数。试验表明SBR工艺对列车集便污水化粪池出水中的COD仅有50%的去除效果,曝气时间超过8 h对COD去除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大;集便污水NH3-N浓度在1 500 mg/L以上时,停留时间为24 h,曝气时间达到12 h,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NH3-N浓度为500 mg/L时,曝气8 h,可达到80%的去除效果;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当进水为吹脱稀释原水,COD浓度在1 000~1 500 mg/L,保持DO值在2~3 mg/L,反应周期8 h,能够达到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况,COD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分析氯离子扩散系数作为氯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的原因及合理性。系统研究水胶比(0.33、0.38、0.45)、矿物掺和料种类(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偏高岭土、硅灰)、掺量及含气量等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规律;探讨氯盐环境下铁路混凝土配制要求;提出氯盐环境下铁路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限值。研究表明:氯盐环境下适当加入矿物掺和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粉煤灰和矿渣适宜掺量分别为30%~50%、40%~60%;适当引气(含气量为4%~6%)能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严重氯盐腐蚀环境下,应采用矿物掺和料复掺技术,且宜添加适量硅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