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8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1551篇
综合类   1125篇
水路运输   1848篇
铁路运输   1385篇
综合运输   2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本刊策划实施的《中国汽摩旅游攻略》出版计划已执行数年,首部"贵州篇"也于2021年正式出版并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读者的好评和期待再次鼓起了我们的干劲,也为之后的内容创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12月12日,我们的线路勘察计划再次启动,一场震撼心灵的线路执行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瓶颈资源、缓冲、生产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各种用于确定约束资源的方法。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利用Q-GERT(Queue-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ology)和仿真技术来确定瓶颈资源的方法,这样既能真实体现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也能准确确定系统中的瓶颈资源。从而使企业在保证较短的生产周期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自动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人们长期以来依靠纸和笔的办公方式正在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录音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等一系列新型办公设备逐步替代原本需要人工作业才能处理的各式各样的公务,办公自动化已成为新世纪现代化企业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小驼峰简易自动化是铁道部根据需要和可能制定的“八五”和“九五”期间的科技规划。用少量的投资、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中小驼峰自动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速度控制自动化、进路控制自动化、调车作业单传输自动化,其次是平纵断面的优化设计、尾部调车作业和防溜自动化。在“八五”期间已研究试验出四种调速系统和多种调速工具用于中小驼峰“九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探索和选择最适合中小驼峰的调速方法,如何解决进路控制、断面优化设计、尾部自动化等问题,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B07):F0002-F0002
2005年7月5日-8日.铁道部信息枝术中心、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参加了铁道部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装备展览会”。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将自己的ITSM信息服务监控系统、电子锁、网闸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站班计划编制非结构化的特点,通过研究其经验编制方法的领域知识,构造形式化描述模型,使得开发班计划自动编制的系统软件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为客运站实现运输现代化管理提出一种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坚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要求,立足国产化,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1)加快机车车辆升级换代——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与持续调整增长阶段,社会非稳定因素与日俱增,社会经济转型给整个社会带来进步与繁荣,也给社会带来冲突与动荡,但是,中国的社会经济顺利转型又必须在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因此,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