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高脂喂饲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给予番茄红素灌胃,检测体重、血脂和肝组织脂质水平及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探讨可能的减肥机制。结果番茄红素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适当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番茄红素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C、TG、LDL-C含量(P<0.05),中剂量组明显提高HDL-C水平(P<0.01)。病理观察显示,番茄红素各剂量组脂肪变性及肝细胞肿胀程度减轻,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番茄红素具有预防高脂饲料喂饲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TC、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2.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研究了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浸提时间70 min,料液比为1∶7,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的提取率为0.52 mg/g番茄滤饼.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储存温度、氧化剂、还原剂以及碱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酸、金属离子(Fe3+,Cu2+)和光线(日光、紫外线)对番茄红素稳定性有显著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番茄红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表明:番茄红素对Fe3 和Cu2 的稳定性较差,其它金属离子则较稳定;酸对番茄红素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碱的影响不大;番茄红素对氧化剂比较稳定;抗氧化剂能延缓番茄红素的损失;番茄红素对先十分敏感,尤其是日光,其次是紫外光和白炽灯光,散射光对其也有影响,故天然番茄红素宜在暗处避光保存;防腐剂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小,番茄红素可以与防腐剂在食品中同时使用;酸味剂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蒜素(allicin,All)联合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自发性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n=8):SHR组、SHR+All组、SHR+Lyc组和SHR+All+Lyc组。各组每天采用腹腔注射15mg/(kg·d)All或/和7.5mg/(kg·d)Lyc灌胃干预6周,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WKY大鼠作为对照。6周后,HE染色检测胸主动脉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并对肾组织病理变化进行Paller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胸主动脉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及抗氧化指标;DHE荧光染色检测胸主动脉中的超氧阴离子(O-2)含量。结果 SHR+All+Lyc组与SHR组、SHR+All组及SHR+Lyc组相比,显著改善SHR大鼠的主动脉壁增厚及肾脏炎性损伤(P<0.05),并可使SHR大鼠血清和主动脉中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及动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SHR大鼠相比,All联合Lyc可显著减少高血压诱导的丙二醛(MDA)和O-2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番茄红素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及抗氧化的调节机制来降低高血压诱导的靶器官损伤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5.
溶剂萃取法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标准曲线法研究了番茄中番茄红素溶剂萃取的工艺及条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时,时间、料液比及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温度38℃,料液比1?3,时间60 min时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通过附加剂实验,发现附加剂反而降低了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