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狮子洋盾构隧道为例,探讨了在长距离水下盾构隧道施工中,采取从两端相向施工,地中对接方案时施工测量方法的优化.从施工测量项目统筹规划、贯通精度要求设置、地面控制测量方法、联系测量方法、地下测量方法和盾构导向测量方法等方面给出了优化方案,隧道的顺利贯通表明采用该测量方案可以满足长距离盾构隧道最终贯通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狮子洋隧道盾构地中对接技术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闯东 《隧道建设》2014,34(8):771-777
对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所采用的"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技术方案进行介绍,重点对"地中对接"技术及实施过程进行阐述和总结。通过加强"地中对接"实施过程控制和采取辅助措施,解决了对接精度要求高、对接面地层涌水量大及洞内拆机空间狭小等技术难题,从而达到精准、安全对接,实现了盾构在洞内安全拆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行人在斜坡上运动时,其受力情况、运动速度及心理状态均与在平地运动时不同,难以应用现有社会力模型进行有效仿真.为此,考虑斜坡上行人的运动特征,提出一个改进的社会力模型,此模型基于过往实证数据对行人在斜坡上的期望速度进行了校准,并提出了推搡行为下行人摔倒的概率计算方法,同时,结合行人体重、运动加速度、承受压力及等待时间等实时状态实现了对行人摔倒、受伤及不耐烦心理的模拟.斜坡相向行人流场景仿真结果表明:坡度、行人初始密度的升高会延长人群运动时间,使人均意外发生率上升最高至38.0%;不耐烦心理有助于车道效应的形成,但会降低人群运动效率;行人流基本图中,高坡度下流量-密度关系趋势不如平地明显,各坡度行人平均速度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苏斌 《综合运输》2018,(12):57-59
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致力于建设中欧交通通道实现中欧间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最近欧盟提出了《连接欧洲和亚洲——对欧盟战略的设想》,提出将创建立体交通通道联接欧亚。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提出,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中欧双方基于相同建设目标构建洲际通道,通过统一协商规划、相向建设,尽快实现欧亚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便利化。  相似文献   
5.
对长大铁路隧道列车相向及同向运行时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相应空气阻力理论计算公式,并得出了列车在长大隧道中相向及同向运行时空气阻力的一般规律,可为铁路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相向施工的软弱围岩隧道临近贯通时,两开挖面的扰动区将会叠加,围岩应力及变形异常复杂,存在掌子面大变形和失稳问题。结合狮子垄隧道,采用数值手段分别对单向、相向施工时的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场进行研究,分析临近贯通时围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向施工时,随着掌子面前方土体长度的减小,围岩塑性区明显增大,变形加剧,拱效应逐渐减弱,稳定性大大降低;两开挖面间存在极限距离,当2个掌子面距离小于该值时,围岩大范围临近塑性破坏,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方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在对掌子面加固、提高初支强度等措施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竹锚管注浆对狮子垄隧道贯通段掌子面进行加固,并提高初支强度,保证了该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顺利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7.
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结构简单、输水效率高、造价低廉,主要适用于中低水头。发展至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从输水系统布置、消能设施以及船舶系缆力方面对这种输水形式进行全面的评述,并就不足展开了讨论。同时结合经典射流理论,针对侧支孔出流的消能机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侧支孔相向壁面射流流动结构研究,而且对下阶段的研究方向、研究手段和研究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孔相向紊动射流是船闸输水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流动现象,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从多孔紊动射流流动特性、多孔紊动射流消能机理、船闸输水系统多孔相向紊动射流等研究方面对多孔相向紊动射流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评析,并对船闸输水系统多孔相向紊动射流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