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83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148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铁道部成都桥梁厂为蓝本,在分析了当前混凝土制品市场现状后,提出了拓展市场、参与竞争、寻求生存空间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铁道技术监督》2010,(7):56-56
<正>质监中〔2010〕15号(2010年5月6日)根据铁道部运输局《液体集装袋铁路运输管理规定》(运营专业〔2009〕35号),由天津中洋包  相似文献   
3.
陈杏儿 《中国船检》2012,(10):55-56
据预测.自2015年起.由美国启程的载运石油化学制品的化学品船,其海上的货运量将呈明显增长势头。作为石化制品基础原料的乙烯.在日本与欧洲主要是从石脑油中提取.而在美国则是从天然气的乙烷与丙烷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申莉  刘国民 《交通标准化》2015,1(1):114-121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含碎石化层的沥青加铺路面结构模型,研究土基、旧路基层与碎石化层模量以及碎石化层和加铺层厚度对含碎石化层沥青加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影响,确定碎石化模量的控制范围.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中心点及附近一定区域,沥青加铺层层底受拉;沥青加铺层层底拉应力对土基模量、旧路基层模量、碎石化层厚度不敏感,但当碎石化层模量较小(接近300MPa)或加铺层厚(大于20cm)时层底拉应力均较大,在重载作用下更大.因此碎石化道路必须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指标.为使沥青层层底拉应力峰值不至于过大甚至超过容许拉应力,使得受拉区域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同时为降低加铺层竖向剪应力及土基顶面压应变,并达到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碎石化层的模量宜控制在500~1000MPa.  相似文献   
5.
针对"白加黑"这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分别在方案设计、碎石化施工以及加铺层施工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白加黑"施工工艺技术特点,可以作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热力油为介质的锅炉,目前多用于陆地的石化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现代船舶锅炉,虽然目前大多日仍采用以蒸汽为介质的单体辅助锅炉加废气锅炉,但也有以热力油为介质的锅炉。  相似文献   
7.
《机电设备》2014,(2):61-61
近日,由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制定的船用轻质燃料油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发布,并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石化首个针对近海和内河水上专用燃料油标准。  相似文献   
8.
塑料注射成型薄壁深腔型制品脱模力(塑件与型芯的静摩擦力、塑料与型芯的粘附力)及推杆横截面积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层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比较是否碎石化对加铺后沥青路面结构应力的影响,本文从断裂力学入手,借助有限元软件,按等参八节点二维平面应变单元分析了两者在沥青加铺层情况相同时层底的应力强度因子。经对比分析,两者的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差别很大,而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基本相同,表明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层底具有更好的受力特性,与不破碎直接加铺相比,能显著降低沥青加铺层底反射裂缝的可能性。这表明碎石化工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能满足加铺要求,达到了工艺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产塑料木粉板进行弯曲、拉深等成型试验的基础上,用塑料木粉板为基材,用两次复合法制成了汽车层压复合内饰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