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教学计划概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由世界海事大学(WMU)和大连海事大学(DMU)联合创办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该合作项目主要由技术、法律(法规)和管理(经济学)三个关键部分构成,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海事专业人才,解决海上安全与海洋环境保护中凸现并日益复杂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的运作,到目前为止,该班已有两期学员取得毕业资格。"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国际海事教育主要内容和趋势,在此编发旨在为国内海事培训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0,(4):11-11
康学增,男,51岁,汉族,硕士学历,产业经济学硕士。1978年7月~2009年11月任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12月起至今任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3.
梅凝  勾犇 《珠江水运》2010,(11):32-34
<正>人物简介谭作钧:1968年10月生,湖南茶陵人,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大学毕业后,进江南造船厂工作,现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就像一艘驶在大海里的大船,而我自己就是那个船长,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随时要做好准备,力争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4.
中、英两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起因、培养目标以及涵盖的专业领域是相似的,但在教育资源、教育规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发展专业硕士教育规模,努力扩大专业硕士教育资源,创新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加快研究生教育立法进程,从而推进专业硕士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科技实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已经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科技实力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条件。目前我国厂矿企业、生产建设部门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数量不足,如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必将阻碍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坛嘉宾:李森森,云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升燕,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唐应龙,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仇学琴,云南大学旅游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迎春,云南大学城建学院辅导员  相似文献   
7.
卢卓华,1959年出生,在十堰度过了他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时光。1978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学习;1994就读于清华大学汽车内燃机专业,四年后取得工学硕士学位,为之后的工作实践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来又获得美国Indiana Wesleyan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卢卓华与东风结下了31年的不解之缘。1982年毕业分配到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从事发动机设计;1985年开始介入柴油机项目以及康明斯发动机的引进工作;1996年调入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担任产品总师。2003年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扩大合资范围,卢卓华担任过产品总师、产品总监,当前为负责产品开发和质量的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结合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分析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课程设置、基地建设、联合导师选拔、评价体系和就业跟踪体系建立等多方面人手,建立合理的产学研结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涉海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提出一种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介绍该模式下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开展和培养体系构建等内容,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及效果,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机整合,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长沙交通学院从80年代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由于培养规模小,毕业生主要流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培养出的人才80%以上是擅长于理论研究,属工程科学型人才。然而笔者认为,进行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通常是重点大学的强项,所以对于一般工科院校来说,应尽量避开别人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地域优势,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当地企业生产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