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粉煤灰、污泥、贝壳粉等烧制陶粒,并对其磨损率、酸性可溶率、氨氮吸附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筛选出性能优良的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的滤料进行了污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用30%粉煤灰、15%硅藻土、15%粘土、15%干污泥、10%膨润土、10%贝壳粉、2.5%竹炭、2.5%铁粉加水成球,经100℃干燥1 h,350℃预热30 min,1100℃焙烧15 min的陶粒的磨损率为0.5%,盐酸可溶率为0.34%,氨氮吸附量为0.055 mg/g.把其作为BAF反应器的填料处理污水,COD去除率可达84%,氨氮去除率可达60%,SS去除率可达81.05%,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电一种以剑麻作为增强纤维的环保型汽车刹车片近日在西安问世。经过权威部门性能测试,这种刹车片的摩擦系数、磨损率、硬度、冲击韧性等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改善低速柴油机的关键零件-气缸套的工作性能的各种技术措施,从而使气缸套的磨损率降低,提高了柴油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轮轨磨损与固体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机车轮轨摩擦副结构的特殊性和润滑条件的苛刻性,指出液润轮轨因润滑剂污染轮轨踏面,导致空转,污染环境,不利于高速,重载牵引。为此介绍一种轮缘固体润滑剂,对固体润滑装置在机车上取代轮缘喷脂器的试验运行润滑减磨效果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磨试验研究接触应力相同时贝氏体钢轨的磨损率、表面粗糙度、硬度,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到的磨损表面和剖面的形貌特征,分析不同滑差条件下贝氏体钢轨的磨损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触应力为500 MPa条件下,贝氏体钢轨磨损率随滑差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滑差由2%增大到10%时磨损率增大了8倍;小滑差条件下的贝氏体钢轨表面较光滑,有少量疲劳裂纹,以滚动接触疲劳磨损为主;大滑差条件下表面粗糙,有疲劳裂纹、剥落坑和表面划擦痕迹,更接近滑动磨损;增大滑差可导致磨损表面加工硬化率偏大;增大滑差对贝氏体钢轨表面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在深度方向的扩展几乎无影响,且对塑性变形层厚度影响不明显;大滑差可引发亚表面次表层裂纹.  相似文献   
6.
对骨架纤维、增磨剂及减磨剂3种湿式摩擦材料的原材料进行模拟试验,分析其对湿式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出这些原材料对湿式摩擦材料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类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增强汽车摩擦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D—MS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碳纤维增强汽车库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显著,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5%。SEM分析表明,其摩擦磨损机理亦与碳纤维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如何降低制动温度、降低制动噪声已经成为制动摩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微孔型结构的新型复合磨擦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动温度、减小制动噪声,且对对偶材料保护良好。文章介绍了这种新型材料的研制、试验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磨损率是汽车制动衬片的关键性能之一,它受使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磨损率的大小也决定着汽车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文中使用定速式摩擦试验机对200℃下测试的制动衬片磨损率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洋  刘征 《汽车与运动》2009,(11):131-131
3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新轮胎也已经在马路上跑了两千多公里,作为一名参加马拉松赛跑的选手,这点儿路程对它来说简直是小case。这个夏天尽管依旧炎热,但却多了些雨水,因为雨季和阴天的陪伴,轮胎的磨损率远远低于在夏季里应有的磨损程度。于是乎,9.7成新的轮胎将路感清晰的传递给我,我也逐渐习惯这比较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